《游天竺寺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8:13:50

西湖之西天竺深,天香满风多桂林。

老猿引子下高树,流水与云来远岑。

上方已变劫灰黑,古涧长带秋岚阴。

清辉娱人且归去,后夜明月来重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天竺寺 其二
西湖之西天竺深,
天香满风多桂林。
老猿引子下高树,
流水与云来远岑。
上方已变劫灰黑,
古涧长带秋岚阴。
清辉娱人且归去,
后夜明月来重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西湖西边的天竺寺的美丽景色。香气四溢的桂花随风飘荡,老猿带着它的孩子从高树上走下来,流水与云彩在远处的山峦间交融。上方的天空已经被劫难变得灰暗,古老的山涧中弥漫着秋天的阴霭。清澈的月光令人陶醉,正是时候归去,夜晚的明月还会再次来临。

注释:

  • 天竺:原指印度,诗中指代西湖附近的一处寺庙。
  • 天香:指从桂花散发出的香气。
  • 老猿引子:指老猿带着幼猿。
  • 劫灰:暗指天灾人祸,形容天空的阴暗。
  • 秋岚阴:秋天的雾霭,形容环境的幽静和清冷。
  • 清辉:明亮的月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与佛教意境,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翥游览天竺寺时,旨在表达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天竺寺 其二》是一首深具意境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天竺寺的自然美景,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通过“西湖之西天竺深”引入场景,展现出诗人对这一特定地点的亲切感。接下来的描写如“天香满风多桂林”,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把读者带入一个令人陶醉的桂花香气环绕的环境中,令人感受到秋日的清新和宁静。

尤其是“老猿引子下高树”,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和谐美好,也暗示了生命的延续与亲情的温暖。而“流水与云来远岑”则把视线向远处延展,表达出一种悠远的意境,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悠长。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上方已变劫灰黑”转入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暗示历史的沉重与人世的沧桑。尽管如此,最后一句“后夜明月来重寻”则又回归到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形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湖之西天竺深:指西湖西边的天竺寺,展现出深邃的自然环境。
  • 天香满风多桂林:桂花的香气在风中弥漫,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老猿引子下高树:老猿带着幼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家庭的温暖。
  • 流水与云来远岑:流水与远处的云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 上方已变劫灰黑:天色因劫难而变得阴沉,暗示社会的困境。
  • 古涧长带秋岚阴:古老的山涧笼罩在秋日的阴霭中,传达出一种静谧的忧伤。
  • 清辉娱人且归去:清澈的月光令人陶醉,暗示着归家的愿望。
  • 后夜明月来重寻:明月将再次出现,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空形容为“劫灰黑”,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天灾人祸的影响。
  • 拟人:将清辉描述为“娱人”,赋予月光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天竺寺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蕴含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竺寺:象征着宁静的生活与宗教的寄托。
  • 桂花:代表着秋天的丰收与美好。
  • 老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家庭的温暖。
  • 流水云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
  •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竺”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西湖东边
    B. 西湖西边
    C. 南方山林
    D. 北方平原

  2. “老猿引子下高树”中“引子”指的是什么? A. 老猿的朋友
    B. 老猿的孩子
    C. 老猿的食物
    D. 老猿的家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希望
    C. 无所谓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同样通过月亮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山中问答》 by 王维:也描绘了山水之美,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看出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是普遍存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