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望日游虎丘寺题小吴轩》

时间: 2025-01-01 13:57:51

海涌峰前云树盘,佛宫飞阁出巑岏。

虎来古冢金精白,龙卧秋池剑影寒。

禅老说空留坏石,鬼仙题雨下虚坛。

凭高不尽登临兴,更借西山晚翠看。

意思解释

三月望日游虎丘寺题小吴轩

原文展示

海涌峰前云树盘,
佛宫飞阁出巑岏。
虎来古冢金精白,
龙卧秋池剑影寒。
禅老说空留坏石,
鬼仙题雨下虚坛。
凭高不尽登临兴,
更借西山晚翠看。

白话文翻译

海浪拍打着峰前的云树,
佛教的宫殿和飞阁从险峻的山崖中升起。
古老的虎冢在阳光下显得金光闪闪,
龙卧在秋天的池水中,剑影在水面上冷冷波动。
禅师说万物皆空,留存的只是破碎的石头,
神仙在雨中题写留名的虚幻坛子。
登高望远使人兴致盎然,
更何况西山的晚翠正好借景来观赏。

注释

  • 海涌:海浪拍打的样子,形容气势磅礴。
  • 巑岏:险峻的山峰,形容地势崎岖。
  • 古冢:古老的坟墓。
  • 剑影:比喻剑的影子,寓意锋利与寒冷。
  • 禅老:指禅宗的老者,常用来传递禅理。
  • 坏石:指破碎的石头,象征无常和虚空。
  • 虚坛:虚幻的坛子,指没有实质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伯平,号山人,出身于文人家庭。张翥的诗风清新明快,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的三月,诗人游览虎丘寺时,受到周围风景的启发,写下这首诗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虎丘寺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诗人在此地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美景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寺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海涌峰前云树盘”描绘了海浪与树木的结合,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接着,诗人通过“佛宫飞阁出巑岏”引入佛教文化,突出了虎丘寺的宗教气息和雄伟的建筑。

下联中“虎来古冢金精白,龙卧秋池剑影寒”则通过古冢与池水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深邃与静谧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也让人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引用禅宗思想,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与淡然,尤其是“禅老说空留坏石”,更是直接触及了禅宗的核心理念,让人感受到一种哲学的深邃。最后,诗人在“凭高不尽登临兴”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乐观且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欣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怀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涌峰前云树盘:描绘了海浪拍打山峰前的情景,云雾缭绕,树木交错,气氛生动。
  2. 佛宫飞阁出巑岏:佛教建筑高耸入云,从险峻的山崖中显现,表现了文化的气势。
  3. 虎来古冢金精白:古老的虎冢在阳光下辉映,象征着古老的传说与文化的延续。
  4. 龙卧秋池剑影寒:池水中龙的身影与剑的寒光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5. 禅老说空留坏石:禅宗的智慧讲述了无常,让人思考生活的虚幻。
  6. 鬼仙题雨下虚坛:神仙在雨中留下的痕迹,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虚幻的交织。
  7. 凭高不尽登临兴:表达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探索欲。
  8. 更借西山晚翠看:西山的晚景为诗人提供了更丰富的自然体验,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和意思相对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鬼仙题雨”赋予自然和历史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无常的淡然态度,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涌: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活力。
  • 古冢:代表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秋池:寓意宁静与深邃,富有诗意。
  • 剑影:象征着锋利与冷静,带有一定的哲理色彩。
  • 虚坛: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虚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海涌峰前”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情景?

    • A. 宁静的湖泊
    • B. 波澜壮阔的海浪
    • C. 难得一见的雪景
  2. “禅老说空”中的“空”指的是什么?

    • A. 大海
    • B. 无常
    • C. 考试
  3. 诗中提到的“古冢”象征什么?

    • A. 古老的传说
    • B. 现代的建筑
    • C. 自然的美景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庐山谣》与《三月望日游虎丘寺题小吴轩》

  • 主题: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庐山谣》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虎丘寺》则更注重于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 意象:李白的诗中以庐山的风光为主,而张翥则通过虎丘寺的古冢与飞阁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元曲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诗词研究》

以上资料可供读者深入了解相关诗词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