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子华画王师鲁尚书石田山房》

时间: 2025-01-01 13:44:01

秋水桥边红叶林,数家茅屋傍青岑。

冈头种玉朝烟煖,陇上锄云宿雨深。

摩诘辋川宜入画,少陵韦曲自成吟。

束薪岁晚来同煮,应许山中道士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水桥边红叶林,
数家茅屋傍青岑。
冈头种玉朝烟煖,
陇上锄云宿雨深。
摩诘辋川宜入画,
少陵韦曲自成吟。
束薪岁晚来同煮,
应许山中道士寻。

白话文翻译:

在秋水桥旁,红叶如林,
几户茅屋依傍着青翠的山岑。
山冈上种着玉米,晨雾缭绕在温暖的阳光中,
田野上锄头在雨中耕作,云彩深沉。
摩诘的辋川图便很适合入画,
少陵的韦曲自成一首吟唱。
年末时分,我们一起烧柴煮水,
也许山中的道士会来寻访。

注释:

  • 摩诘:指王维,字摩诘,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
  • 少陵:指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 茅屋:用茅草搭成的房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锄云:指用锄头耕作,形象地描绘出农民的辛勤劳动。
  • 道士:指修道的人,常常隐居于山林,追求道家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以诗歌精炼、意境深远著称。他的创作受到了唐诗的影响,尤其是在山水诗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是张翥对自然山水与人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日田园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交织在一起。首联“秋水桥边红叶林,数家茅屋傍青岑。”勾勒出了一幅秋天的画面,红叶映衬着清澈的秋水,茅屋旁青翠的山岑,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冈头种玉朝烟煖,陇上锄云宿雨深。”则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耕作,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摩诘辋川宜入画,少陵韦曲自成吟。”表明了张翥对王维与杜甫的敬仰,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最后的“束薪岁晚来同煮,应许山中道士寻。”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煮茶的温馨场景,也隐喻了对道家隐逸生活的追求,传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完美结合,传递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水桥边红叶林:描绘秋天的河边,红叶如火,营造出浓厚的秋意。
  2. 数家茅屋傍青岑:几家茅屋依傍在青翠的山丘旁,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
  3. 冈头种玉朝烟煖:山冈上种着玉米,晨雾缭绕,阳光温暖,体现出丰收的希望。
  4. 陇上锄云宿雨深:田间耕作,锄头在雨后云雾中耕作,描绘农民的辛勤。
  5. 摩诘辋川宜入画:提到王维的画作,说明该处风景如画,值得留存。
  6. 少陵韦曲自成吟:提到杜甫的韵律,表达诗人与古人共鸣的情感。
  7. 束薪岁晚来同煮:年末时,一起烧柴煮水,描绘出友人相聚的温暖。
  8. 应许山中道士寻:道士或许会来寻访,暗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种玉”比喻种植的美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表现人文情感,形成情景交融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人文化的敬仰,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着清澈、宁静的自然。
  • 红叶:代表秋天的景象,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成熟。
  • 茅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
  • 道士:象征着追求道家理想的隐士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摩诘”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王维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中提到的“道士”象征着什么?
    A. 追求财富
    B. 追求隐逸生活
    C. 追求名利
    D. 追求权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1.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山水诗意,强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 杜甫《春望》:虽描写不同季节,但同样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家园的关切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