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来往违寒暑,飞鸣在稻粱。
未知溟海大,不肯过衡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大雁的飞行景象:它们在寒暑交替的季节中往返迁徙,鸣叫声回荡在稻田和粮仓之间。大雁不知道海洋有多广阔,却不愿意飞过衡阳。
注释:
字词注释:
- 来往:指大雁频繁地往返。
- 违:违背,抵抗。
- 寒暑:指寒冷和炎热的季节。
- 飞鸣:指大雁的叫声或鸣叫。
- 稻粱:指稻谷和粮食,象征丰收。
- 未知:不知道。
- 溟海:深广的海洋。
- 衡阳:指衡阳,地名,可能象征着某种界限或阻碍。
典故解析:
“衡阳”是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地名,历史上常被用作诗词中的意象,代表着某种界限或阻碍。衡阳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自然环境,可能暗示着大雁的迁徙受到某种限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精致的语言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人情,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节创作,表达了大雁在迁徙过程中的孤独和无奈,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可能寄托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雁二首》以大雁的迁徙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诗的开头通过“来往违寒暑”描绘了大雁在季节更替中不断飞行的情景,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紧接着,诗人提到“飞鸣在稻粱”,不仅表现了大雁的叫声与丰收的农田的和谐关系,也隐喻了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引入了“未知溟海大,不肯过衡阳”的意象。这里的“未知”体现了大雁对未知领域的恐惧和犹豫,而“衡阳”则象征着某种阻碍或界限,反映了大雁不愿意冒险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这种情感可以引申到人生的选择和限制,表现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安全的依赖。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激发读者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来往违寒暑:
- 描绘大雁在季节交替时的迁徙活动,强调它们的坚持与努力。
- 飞鸣在稻粱:
- 大雁的鸣叫声在丰收的田野上回荡,表达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 未知溟海大:
- 大雁对广阔海洋的无知,象征着对未知领域的恐惧。
- 不肯过衡阳:
- 不愿意跨越限制,反映出对安全和已有环境的依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雁的迁徙与人生选择相联系。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大雁情感,使其迁徙的行为充满人性化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雁的迁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未知的犹豫和对安全的依赖,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象征自由与迁徙,代表生命的追求。
- 寒暑: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稻粱:象征丰收与生活的希望。
- 溟海:象征未知与恐惧。
- 衡阳:象征限制与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来往违寒暑”中的“违”字是什么意思?
- A. 否定
- B. 违背
- C. 选择
-
诗中提到的“稻粱”主要指什么?
- A. 田野
- B. 粮食
- C. 河流
-
“未知溟海大”的意思是?
- A. 知道海洋的大小
- B. 不知道海洋的广阔
- C. 喜欢海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反映自然与人生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送友人》(李白): 同样表现对人生选择和归属的思考,风格与陈师道的《雁二首》存在差异,但主题却有相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