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忆五首》
时间: 2025-01-17 10:35: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忆五首
作者:元稹
今年寒食月无光,
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
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
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
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
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
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
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
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
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
钿头云映褪红酥。
白话文翻译
今年寒食节时月色黯淡,夜色刚刚笼罩,便已上了床。想起在双文通的小屋里,玉栊深处隐隐传来香气。
微弱的月光透过花笼,竹影轻烟飘渺,百尺长丝绳悬于地面。想起双文人静后,她悄悄教桃叶送秋千。
寒冷的夜晚轻轻绕着回廊,不辨花丛中香气的细微。想起双文在朦胧月下,小楼前后嬉戏捉迷藏。
山榴的火红叶子交错着,轻拂砖阶半掩檐角。想起双文独自披衣,满头花草倚靠新帘。
春冰消融,碧波湖面荡漾,影子与残霞似乎有又似乎无。想起双文身穿薄衫,钿头云影映得红酥褪去。
注释
- 寒食:传统节日,指清明节前的一天,禁火冷食。
- 双文:可能是指一位名叫“双文”的女子,诗中的主角。
- 玉栊:指精致的楼阁或房间。
- 桃叶:此处可理解为桃树的叶子,象征青春与美好。
- 山榴:指火红的石榴,象征热烈和生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元稹的诗风以清新、细腻著称,常描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稹与其爱人双文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往昔甜蜜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杂忆五首》通过回忆与双文的点滴往事,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用“寒食月无光”来渲染一种寂寞的氛围,紧接着以“忆得双文”引出对双文的深切思念。诗中频繁出现的“忆得双文”不仅是对双文的呼唤,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孤独。
每一首的描写都细腻入微,诗人通过细致的场景描绘,将双文的形象刻画得生动而富有情感。比如“玉栊深处暗闻香”,不仅传达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着爱情的神秘与美好。而“花笼微月竹笼烟”,则通过对光影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再者,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景象,如“山榴似火叶相兼”,将自然与人情交融在一起,增强了诗的意境深远。整首诗不仅表现了个人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爱情、自然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今年寒食月无光”:描绘了寒食节的夜晚,缺乏光亮,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忆得双文通内里”:引出回忆,双文可能是诗人心中重要的人。
- “玉栊深处暗闻香”:通过香气传达情感的细腻和美好。
- “花笼微月竹笼烟”:生动描绘夜晚的景象,展现了月光下的柔和之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榴似火”,用山榴的颜色来比喻热情的爱情。
- 拟人:在描写情感时,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对往昔爱情的怀念,表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寒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去的怀念。
- 玉栊:象征着爱情的纯洁与珍贵。
- 桃叶:象征青春的美好与希望。
- 山榴:象征热情与爱情的浓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节是在什么时间? A. 春分
B. 清明节前
C. 端午节 -
“忆得双文”中双文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位女子
C. 一处景点 -
诗中提到的“玉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建筑
C. 一种食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长恨歌》
- 李商隐的《无题》
诗词对比:
- 元稹 vs 白居易: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偏重细腻,但元稹更倾向于通过自然景物渲染情感,而白居易则更直接地表达情感与思绪。
参考资料
- 《元稹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