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情呈倪玉汝宫端》
时间: 2025-01-04 10:22:39意思解释
书情呈倪玉汝宫端
作者:郭之奇 〔明代〕
原文展示:
惜诵期终悯,缄思绝世挐。
顿承英哲诲,因向旧怀摅。
忆昔疲南亩,移情赴北车。
逢时多曲折,自守一千徐。
趋舍方违众,否臧欲任予。
矜愚忘草莽,豁达对簪裾。
但谓方肠坦,不知世故疏。
鄙夷繇径至,忽略当门锄。
昭质虽纷饰,陈辞未得舒。
终然迷忌讳,遂尔触崎岖。
远集将何所,卑飞或可居。
公庭歌锡爵,独坐耻空书。
亦有心怜者,谁为手援欤。
以兹时亟失,祇与意踌躇。
在我惟求犮,于人敢吐茹。
非关难援引,本自少声誉。
攘诟依清白,离尤入静虚。
去来仍直道,先后念皇舆。
怆恻春秋代,吁嗟日月除。
悠悠长路渺,歉歉一身馀。
瞻顾观民极,阽危问服初。
前脩苟不失,夫子谓何如。
白话文翻译:
我珍惜这段诵读的时光,感慨自己在世间的孤寂。
突然得到了英明哲人的教诲,心中涌起对过去的怀念。
回想当年在南方的劳作,心情却转向北方的车马。
在这个时代,经历了许多曲折,但我始终保持着缓慢的节奏。
我在世俗中独自守节,拒绝那些不好的名声。
我虽然愚笨,却忘却了草莽间的纷扰,心胸开阔,面对身边的人。
我以为自己的心胸宽广,实际上却对世事了解甚少。
我轻视那些走捷径的人,忽视了眼前的机会。
即使表面上光鲜亮丽,我的心声却未能畅快表达。
终究我仍然忌惮世俗的目光,因此触碰了许多波折。
远离聚集的地方,我或许可以找到立足之地。
在公庭上歌颂功勋,我却独自一人羞愧于无所作为。
也有心人怜惜我,谁能伸出援手?
如今我急于失去,只能在心中徘徊。
在我这里只求一针见血,敢于向他人吐露心声。
这并非因为难以获得帮助,而是我本身名声不显。
我愿意清白面对诽谤,远离纷扰与虚空。
无论去来,依然走直道,始终铭记祖国的兴衰。
感慨春秋更替,叹息日月更迭。
漫漫长路渺茫,只感到自身的无能。
回望世事,忧虑民生之危,问询他们的处境。
只要前行不失,孔子会如何看待呢?
注释:
- 惜诵期:珍惜诵读的时光。
- 缄思:默想、思考。
- 英哲:高明的哲人。
- 南亩:南方的田地。
- 北车:北方的车马,象征繁华。
- 趋舍:走出家门。
- 否臧:否定的恶名。
- 矜愚:自谦愚笨。
- 昭质:光明的品德。
- 迷忌讳:对世俗的忌讳感到迷惑。
- 皇舆:皇帝的车驾,象征国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之奇,明代诗人,字子奇,号靖斋。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结合,表现出对时代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作者在经历社会的纷扰与个人的迷茫之时,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思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书情呈倪玉汝宫端》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诗。诗中,作者通过对人生道路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事的迷茫与无奈。诗的开头以“惜诵期终悯”引入,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顿承英哲诲”展现了作者在困惑中获得启示的瞬间。全诗通过回忆南方的田园生活与北方的繁华交通,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在诗中,作者不仅对世俗的名声与地位进行了反思,也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审视。“趋舍方违众,否臧欲任予”展现了他对外界评价的无所畏惧,而“鄙夷繇径至,忽略当门锄”则流露出作者对走捷径者的鄙夷,表明了他对清白与正直的执着。
整首诗虽然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独,但在最后却又带有一丝希望,反映出作者对未来的思考与对自身价值的坚持。诗中以“去来仍直道,先后念皇舆”结束,显示出作者对国家与自身责任的担当,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惜诵期终悯:珍惜这段诵读时光,感到惋惜。
- 缄思绝世挐:默默思考,与世隔绝。
- 顿承英哲诲:突然接受到高人教诲。
- 因向旧怀摅:因此想起往昔的怀念。
- 忆昔疲南亩:回忆曾在南方田地的疲惫。
- 移情赴北车:心情却向往北方的车马。
- 逢时多曲折:在这个时代经历了许多曲折。
- 自守一千徐:我始终保持缓慢的节奏。
- 趋舍方违众:走出家门,违背了众人的看法。
- 否臧欲任予:我拒绝那些负面的评价。
- 矜愚忘草莽:我虽然愚笨,但忘却了纷扰。
- 豁达对簪裾:心胸开阔,面对身边的人。
- 但谓方肠坦:我以为我的心胸宽广。
- 不知世故疏:但对世事了解甚少。
- 鄙夷繇径至:我轻视走捷径的人。
- 忽略当门锄:忽视了眼前的机会。
- 昭质虽纷饰:即使表面光鲜亮丽。
- 陈辞未得舒:我的心声却未能畅快表达。
- 终然迷忌讳:我仍然忌惮世俗的目光。
- 遂尔触崎岖:因此经历了许多波折。
- 远集将何所:远离聚集的地方,何处可去?
- 卑飞或可居:卑微之人或许可以找到安身之处。
- 公庭歌锡爵:在公庭上歌颂功勋。
- 独坐耻空书:我独自一人羞愧于无所作为。
- 亦有心怜者:也有心人怜惜我。
- 谁为手援欤:谁能伸出援手?
- 以兹时亟失:如今我急于失去。
- 祇与意踌躇:只能在心中徘徊。
- 在我惟求犮:只求一针见血。
- 于人敢吐茹:敢于向他人吐露心声。
- 非关难援引:这并非因为难以获得帮助。
- 本自少声誉:而是我本身名声不显。
- 攘诟依清白:愿意清白面对诽谤。
- 离尤入静虚:远离纷扰与虚空。
- 去来仍直道:无论去来,依然走直道。
- 先后念皇舆:始终铭记祖国的兴衰。
- 怆恻春秋代:感慨春秋更替。
- 吁嗟日月除:叹息日月更迭。
- 悠悠长路渺:漫漫长路渺茫。
- 歉歉一身馀:只感到自身的无能。
- 瞻顾观民极:回望世事。
- 阽危问服初:忧虑民生之危,问询他们的处境。
- 前脩苟不失:只要前行不失。
- 夫子谓何如:孔子会如何看待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趋舍方违众,否臧欲任予”,形成强烈的对比。
- 比喻:将生活的艰难比作“崎岖”,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拒绝,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白。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国家、人民的关切,体现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亩:象征着艰辛的生活。
- 北车:代表着繁华与追求。
- 公庭:象征着社会的舞台与责任。
- 春秋: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亩”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劳作与艰辛
C. 享乐
D. 静谧 -
作者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外界的依赖 -
诗中提到的“公庭”代表什么? A. 个人的生活
B. 社会的责任
C. 家庭的温暖
D. 自我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郭之奇 vs. 陶渊明:
- 郭之奇的诗中更多展现了对世俗的反思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田园生活与隐逸思想,二者在对待社会的态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郭之奇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