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和州八公山昔年周师俘敌於此有碑屹其上》

时间: 2025-01-01 15:47:53

万姓丛居一弹丸,八公何在路漫漫。

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

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

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姓丛居一弹丸,八公何在路漫漫。
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
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
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

白话文翻译:

万姓百姓聚集在这小小的地方,八公山却已不知身在何处,路途漫长。
从中原北望,已是尘埃暗淡,边疆地带秋天来临,枣子又成熟了。
阴风猎猎,似乎在征召那些骨骼,茫茫的夜月下,传来鬼魅的寒声。
老兵指着曾经俘获敌人的地方,我在岘首的残碑前,带着泪水缅怀往昔。

注释:

  • 万姓:指众多的百姓。
  • 一弹丸:形容地方狭小,如同一颗弹丸。
  • 八公:指八公山,地名。
  • 尘暗:形容景象的昏暗和不清晰。
  • 枣丹:成熟的枣子,象征着丰收的季节。
  • 猎猎阴风:形容阴风阵阵,带有一种凶险的感觉。
  • 征骨乱:似乎在召唤那些逝去的灵魂。
  • 岘首:指岘山的山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岘首残碑”可能指代古战场的遗迹,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悲凉。八公山是古代著名的战地,诗人通过对碑的追忆,唤起了对往昔战争的反思与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龙翰,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情感真挚,语言精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与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以八公山为背景,回忆往昔的战斗与牺牲,表达对故人和历史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八公山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感慨。开篇用“万姓丛居一弹丸”引入,展现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百姓的无奈。接着,诗人从中原向北方望去,目睹尘土飞扬的景象,反映出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边地秋来又枣丹”一句,暗示在战火纷飞之中,仍然有生机与希望的存在。阴风与鬼声的描写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最后,老兵的指点与泪水的流淌,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记忆的沉重,让人感受到对往昔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借用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表现了对生命、战争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姓丛居一弹丸”:开篇即以大处着眼,描绘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2. “八公何在路漫漫”:表达对八公山的迷惘与时间的无情。
  3. “中原北望已尘暗”:象征战争造成的混乱与死寂。
  4. “边地秋来又枣丹”:在苦难中仍然存在的希望与自然的韵律。
  5. “猎猎阴风征骨乱”:暗示战场上死去的灵魂,低沉的情感交织。
  6. “茫茫夜月鬼声寒”:表现孤独与恐惧,加深氛围的悲凉。
  7. “老兵指点擒生处”:历史的回忆,承载着人们的痛苦与荣耀。
  8. “岘首残碑带泪看”:对历史的缅怀,情感沉重而深刻。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猎猎阴风”让风具有了生命感,增加了诗的情感力度。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生命的珍惜,强调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逝去生命的追忆。

意象分析:

  • 八公山:象征历史的沧桑与战斗的遗址。
  • 阴风:代表战争带来的死亡与恐惧。
  • 夜月:象征孤独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悲凉感。
  • 残碑: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姓丛居一弹丸”意指: A. 地方广阔
    B. 地方狭小
    C. 人们生活幸福
    D. 战争频繁

  2. “猎猎阴风征骨乱”中的“阴风”象征: A. 好运
    B. 战争的凶险
    C. 自然的美好
    D. 人的欢乐

  3. 诗中表达对历史的情感是: A. 忘却
    B. 怀念
    C. 欢庆
    D.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战争与边塞的情感,虽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历史与生命的沉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赏析》
  • 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