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旧历年本拟归家,忽被风雪所阻,江城淹滞,赋此写怀,窗外梅花,休偏笑我》
时间: 2025-01-17 09:34: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旧历年本拟归家,忽被风雪所阻,江城淹滞,赋此写怀,窗外梅花,休偏笑我
—— 作者: 刘凤梧 〔近代〕
远岫笼烟,浓云泼墨,狂飞匝地吴绵。作客江城,谁怜冷度残年?朝朝伫盼征鸿过,念旧情凭寄鸾笺。又争知,两字平安,不到君边。高楼不倚重门掩,任风声猎猎。拥被孤眠。遮莫归期,思量总在春前。无情雪拥蓝关道,阻青骢漫著归鞭。看窗前,满树梅花,红泪潸然。
白话文翻译:
旧历年本打算回家,没想到被风雪阻挡在外,滞留在江城,写下这首诗表达我的思乡之情。窗外的梅花,别笑我无情。
远处的山峦被烟雾笼罩,浓厚的云彩如墨泼洒,狂风飞舞,乌云弥漫。身为江城的客人,谁能怜惜我在寒冷中度过的残年?每天我都在等待那只归来的鸿雁,寄托我的思念在鸾笺之上。又怎能知道,你那边的平安二字,何时能传到我这里?高楼不靠,重门紧闭,任凭风声呼啸。我独自一人蜷缩在被窝中,思念的归期总是在春天之前。无情的雪封住了蓝关的道路,阻挡着我的归马。看窗前,满树梅花,泪水潸然而下。
注释:
- 高阳台:词牌名,常用于抒发情感。
- 吴绵:指的是江南地区的细雨。
- 鸾笺:古代用于书信的纸张,象征寄托思念之情。
- 青骢:青色的马,象征归途的马匹。
- 蓝关:地名,古道之一,象征归乡之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凤梧,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往往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旧历年即将到来之际,诗人因风雪阻隔而无法归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饱满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思念之情。开头以“远岫笼烟,浓云泼墨”勾勒出一幅阴郁的自然景象,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寂。诗人在江城的客居生活中感受到的冷清与无助,使他对归家的期待愈加迫切。梅花作为象征,既是春天的预兆,也是对生命坚韧的赞美,诗人用它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诗中反复出现的“思念”与“归期”两个主题,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表达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高楼不倚重门掩,任风声猎猎”中,诗人描绘了一个封闭而孤独的环境,突显了内心的孤独感。结尾“看窗前,满树梅花,红泪潸然”以梅花作结,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复杂,且通过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希望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岫笼烟:远方的山峦被烟雾笼罩,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浓云泼墨:浓厚的乌云如墨汁般倾泻,描绘出沉重的气氛。
- 狂飞匝地吴绵:狂风中细雨纷飞,营造出不安的天气状况。
- 作客江城: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 朝朝伫盼征鸿过:每日等待归来的鸿雁,寄托思念。
- 念旧情凭寄鸾笺:希望通过书信传达对故人的思念。
- 高楼不倚重门掩:高楼的孤寂与封闭,表达孤独的感受。
- 任风声猎猎:任凭风声呼啸,传达一种无奈。
- 遮莫归期,思量总在春前:对归期的无尽思念。
- 无情雪拥蓝关道:无情的雪封住归家的道路。
- 满树梅花,红泪潸然:梅花盛开,激起思乡的泪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浓云泼墨”,将云比作墨,形象生动。
- 拟人:如“无情雪”,赋予雪以情感,增强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高楼不倚重门掩”,对仗工整,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于人生孤独的感悟,传递出一种深切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也承载了思乡的情感。
- 雪:象征着阻隔与孤独,反映诗人的无奈。
- 鸿雁:象征着归属与团圆,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鸾笺”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书信用纸
- C. 一种花
- D. 一种乐器
-
诗人描述的天气是怎样的?
- A. 晴朗
- B. 阴霾
- C. 风和日丽
- D. 雨天
-
诗中“无情雪拥蓝关道”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归乡的阻碍与无奈
- C. 对生活的满足
- D. 对风雪的赞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江水和月光为意象,展现出流畅的情感与自然美。
- 《静夜思》则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白和浓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