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

时间: 2025-01-01 18:44:34

古云学古斯入官,我见学易而官难。

平生透破梦觉关,本来面目只儒酸。

吾亲不侍若为欢,不如归去卧林间。

殿前三策沥忠肝,多谢皇恩天地宽。

戏衫卸下白衣还,扁舟飞过子陵滩。

前修亦有逋与抟,圣世与之俱空闲。

何物种放太厚颜,山鬼移文伐其奸。

此行无复出闽山,休音息影谷之盘。

今朝酾酒酹雩坛,便向钱塘门挂冠。

有手须搴龙衮衣,有头须叩九阶墀。

有口须读离骚词,有腹须饱商山芝。

有身不愿挂绿皮,笑问此身到何之。

石室山之颠,重湖水之湄,

陶公云乐夫天命复奚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挂冠
作者:李瓘

古云学古斯入官,我见学易而官难。
平生透破梦觉关,本来面目只儒酸。
吾亲不侍若为欢,不如归去卧林间。
殿前三策沥忠肝,多谢皇恩天地宽。
戏衫卸下白衣还,扁舟飞过子陵滩。
前修亦有逋与抟,圣世与之俱空闲。
何物种放太厚颜,山鬼移文伐其奸。
此行无复出闽山,休音息影谷之盘。
今朝酾酒酹雩坛,便向钱塘门挂冠。
有手须搴龙衮衣,有头须叩九阶墀。
有口须读离骚词,有腹须饱商山芝。
有身不愿挂绿皮,笑问此身到何之。
石室山之颠,重湖水之湄,
陶公云乐夫天命复奚疑。

白话文翻译:

古人说学习古代的经典可以入官,但我认为学习容易而当官却难。
我一生中透彻理解了梦的关卡,发现自己本来的面目只是个书生。
我的亲人不在身边与我共享快乐,不如回归自然,卧在林间。
在殿前三次进言,倾洒忠心,感谢皇恩,天地宽广。
卸下戏服,换上白衣,乘小舟飞过子陵的滩涂。
前辈们也有逃避和隐居,圣明的时代和他们一样都显得闲暇。
何物让人如此厚颜无耻,山中的鬼神移文来斩其奸。
此行再也不想走出闽山,愿在这谷中静音息影。
今朝酌酒祭坛,准备在钱塘门挂上官冠。
有手的人应当攀登龙袍,有头的人应叩拜九阶的台阶。
有口的人应吟诵《离骚》的诗句,有腹的人应饱食商山的灵芝。
我这身不愿再挂绿皮,笑问这身到何处去。
在石室山顶,重湖水边,
陶渊明曾云:快乐在于天命,何必多疑?

注释:

  1. 古云:古人所说。
  2. 学古斯入官:学习古代经典可以入官,意为通过学习古代的知识可以获得官职。
  3. 透破梦觉关:透彻理解梦的关卡,意指对人生的觉悟。
  4. 儒酸:指读书人或书生的酸涩。
  5. 卧林间:隐居于山林,回归自然。
  6. 殿前三策:指在朝廷前向皇帝进言三次。
  7. 龙衮衣:古代皇帝的服装。
  8. 子陵滩:指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屈原所归隐的地方。
  9. 离骚:屈原的经典作品,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10. 商山芝:指一种名贵的灵芝,象征健康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瓘,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官场,但对官场的虚假和纷扰感到厌倦,最终选择隐居。他的诗作往往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瓘对官场的失望与厌倦之际,表达了他渴望归隐和追求自由生活的心声。在当时,官场腐败,士人多感失望,因此他选择放弃名利,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挂冠》是李瓘对官场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批判,体现了他对名利的超然与对内心自由的向往。诗中开头提到“学古斯入官”,反映出他对传统士人理想的认识,但随即又提出“学易而官难”,体现出他对现实的深刻领悟。李瓘将自己一生的追求与感悟浓缩在这首诗中,他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与快乐在于回归自然,而非追逐名利。

在诗中,李瓘通过丰富的意象如“白衣”、“扁舟”、“龙衮衣”等,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气氛,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用“今朝酾酒酹雩坛”来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同时也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展现了李瓘作为一个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赋予了读者一种深刻的思考。诗的最后,李瓘通过陶渊明的名句,进一步强调了对天命的顺应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云学古斯入官:开篇引用古人之言,表明学习古代经典的价值。
  • 我见学易而官难:表达对学习与当官之间的反差感受。
  • 平生透破梦觉关:一生经历的领悟,梦的觉醒即是人生的觉醒。
  • 本来面目只儒酸:自觉身份的局限,内心的酸楚。
  • 吾亲不侍若为欢:与亲人无法共享欢乐,内心的孤独。
  • 不如归去卧林间:最终选择隐居,追求灵魂的宁静。
  • 殿前三策沥忠肝:在朝廷前凭良心进言,体现忠诚。
  • 多谢皇恩天地宽:感恩皇上,体现出一种谦卑的态度。
  • 戏衫卸下白衣还:象征放下官职,回归本真。
  • 扁舟飞过子陵滩:隐喻隐士的自由,追求内心的平和。
  • 前修亦有逋与抟:前辈们也有隐居的选择,说明这一思想的普遍性。
  • 何物种放太厚颜:质疑社会的虚伪与不公。
  • 山鬼移文伐其奸:用神秘的山鬼来揭露社会的阴暗面。
  • 此行无复出闽山:强调隐居的决心。
  • 休音息影谷之盘:追求一种隐秘而安静的生活。
  • 今朝酾酒酹雩坛:祭奠自然,表达对自然神灵的敬畏。
  • 便向钱塘门挂冠:决定归隐,放弃官职。
  • 有手须搴龙衮衣:象征着权力的象征。
  • 有头须叩九阶墀:强调对权力的敬畏。
  • 有口须读离骚词:提到文学,表达对文化的重视。
  • 有腹须饱商山芝:讲求身体的健康与精神的满足。
  • 有身不愿挂绿皮:强调对官场的拒绝。
  • 笑问此身到何之:反思人生的去处。
  • 石室山之颠,重湖水之湄:描绘自然的美景,强调诗人的归隐之地。
  • 陶公云乐夫天命复奚疑:引用陶渊明表达对自然的顺应与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衮衣”比喻权力和地位。
  • 对仗:如“有手须搴龙衮衣,有头须叩九阶墀”体现出对称的美感。
  • 象征:如“白衣”象征着隐士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自由的思想,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虚伪与不公,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衣:象征隐士的生活与清净。
  2. 扁舟:象征自由和归隐的生活。
  3. 龙衮衣:象征权力与地位。
  4. 离骚:象征文化与精神的追求。
  5. 商山芝:象征健康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挂冠》的作者是谁?

    • A. 陶渊明
    • B. 李瓘
    • C. 白居易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龙衮衣”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权力
    • C. 孤独
    • D. 健康
  3. 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向往与追求
    • B. 厌倦与拒绝
    • C. 中立与漠视
    • D. 不屑与嘲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但更强调田园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水景色,体现归隐生活的悠然自得,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李瓘研究》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

以上内容详细解析了《挂冠》这首诗的原文、翻译、注释、背景与鉴赏等,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古云学古斯入官,我见学易而官难。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透破梦觉关,本来面目只儒酸。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透破梦觉关,本来面目只儒酸。下一句是什么

吾亲不侍若为欢,不如归去卧林间。上一句是什么

吾亲不侍若为欢,不如归去卧林间。下一句是什么

殿前三策沥忠肝,多谢皇恩天地宽。上一句是什么

殿前三策沥忠肝,多谢皇恩天地宽。下一句是什么

戏衫卸下白衣还,扁舟飞过子陵滩。上一句是什么

戏衫卸下白衣还,扁舟飞过子陵滩。下一句是什么

前修亦有逋与抟,圣世与之俱空闲。上一句是什么

前修亦有逋与抟,圣世与之俱空闲。下一句是什么

何物种放太厚颜,山鬼移文伐其奸。上一句是什么

何物种放太厚颜,山鬼移文伐其奸。下一句是什么

此行无复出闽山,休音息影谷之盘。上一句是什么

此行无复出闽山,休音息影谷之盘。下一句是什么

今朝酾酒酹雩坛,便向钱塘门挂冠。上一句是什么

今朝酾酒酹雩坛,便向钱塘门挂冠。下一句是什么

有手须搴龙衮衣,有头须叩九阶墀。上一句是什么

古云学古斯入官,下一句是什么

我见学易而官难。上一句是什么

我见学易而官难。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透破梦觉关,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透破梦觉关,下一句是什么

本来面目只儒酸。上一句是什么

本来面目只儒酸。下一句是什么

吾亲不侍若为欢,上一句是什么

吾亲不侍若为欢,下一句是什么

不如归去卧林间。上一句是什么

不如归去卧林间。下一句是什么

殿前三策沥忠肝,上一句是什么

殿前三策沥忠肝,下一句是什么

多谢皇恩天地宽。上一句是什么

多谢皇恩天地宽。下一句是什么

戏衫卸下白衣还,上一句是什么

戏衫卸下白衣还,下一句是什么

扁舟飞过子陵滩。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