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作者: 晏殊 〔宋代〕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
燕子归来。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
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白话文翻译:
樱桃花已经凋谢,梨花却盛开,红白花朵争相开放。
燕子已飞回来了,几处的风帘和绣户已然打开。
人生中有多少乐事,且先举起金杯畅饮。
管弦乐声哀怨,慢慢地引导萧娘舞动袖子回旋。
注释:
- 樱桃:指樱桃树的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 梨花:指梨树的花,通常在春天绽放。
- 燕子: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温暖和生机。
- 风帘:指春风吹动的帘子,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金杯:象征美酒,寓意享乐。
- 管弦:指乐器,常用于宴会上奏乐。
典故解析:
“燕子归来”表明春天的到来,燕子是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希望和新生。“且酌金杯”反映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子骏,号晏几道,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以词闻名,风格清丽婉约,擅长描写春景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晏殊的《采桑子》通过生动的春景描绘,传达了人生的乐趣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开头两句以樱桃与梨花的盛衰为引子,象征着生命的更替与春天的生机,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接着,燕子的归来更是为这幅画增添了动态的美感,暗示着春天的温暖和希望。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一句,表达了对生活乐趣的思考与享受,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最后两句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场景,管弦乐声虽带着一丝哀怨,但舞袖的回旋却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丽,形成了一种矛盾而和谐的美感。
整首诗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相结合,既有春天的自然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晏殊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描绘春天花开的美丽景象,樱桃花凋谢而梨花盛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燕子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 “几处风帘绣户开”:描绘了春日的宁静和温暖,生活的气息渐渐浓厚。
-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引发对人生乐趣的思考,提倡享受生活。
- “管咽弦哀”:暗示乐声中带有哀怨之感,增添了一丝感伤的情绪。
- “慢引萧娘舞袖回”: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与舞姿,强化了春天的美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樱桃谢了梨花发”,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将春天的景色与人生乐趣相结合,传达深刻的哲理。
-
主题思想:
- 本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乐趣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樱桃、梨花:象征春天的生命与美好。
- 燕子:象征希望与新生。
- 金杯:象征享乐与珍惜每一刻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主要是哪个季节的特点?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
“且酌金杯”一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愤怒
C. 享乐与珍惜
D. 思念 -
诗中描写的“燕子”代表了什么? A. 远方
B. 春天的到来
C. 离别
D. 孤独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晏殊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描绘春景与人生乐趣,后者则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思念,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研究论文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