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秦淮雨中登媚香楼》
时间: 2025-01-19 18:11: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柳围津,疏英倚石,萧萧暮雨阑干。
一片伤心,迷蒙剩水残山。
朱楼莫恨笙歌杳,便笙歌,不是当年。
黯销凝,几度西风,一舸秋烟。
繁华梦里匆匆散,认亭林岑寂,巷陌荒寒。
扇底飘零,流红今到谁边。
沈沈天海无情隔,任徘徊,望断人间。
莫重来,万缕清霜,吟鬓苍斑。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柳树环绕着渡口,稀疏的花瓣倚靠在石头上,萧瑟的暮雨洒落在栏杆上。
满心的伤感,朦胧中只剩下水面和山的残影。
朱红的楼阁不必怨恨笙歌已然远去,纵然笙歌再现,已不是当年的情景。
黯然神伤,几度西风吹拂,一只小船在秋烟中缓缓行驶。
繁华的梦境匆匆散去,亭台楼阁显得宁静,街巷显得冷清荒凉。
扇底的花瓣飘零,如今又落在谁的身边呢?
深邃的天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任凭徘徊,极目远望人间的景色。
不要再重来,万缕的清霜,已使我的鬓发苍白斑驳。
注释:
- 古柳:古老的柳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怀旧的情感。
- 疏英:稀疏的花瓣,描绘了环境的凋零与寂寞。
- 朱楼:红色的楼阁,常用来象征繁华与热闹。
- 笙歌:古乐器和歌唱,象征着欢乐的时光。
- 黯销凝:意指黯然失色,情绪凝重。
- 万缕清霜:形容头发因沧桑而变得苍白。
典故解析:
- 朱楼:常见于古诗中,与美好时光、繁华生活相关联。
- 笙歌:古代文人雅士聚会时常用的乐器,象征着欢乐和团圆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乐乐,现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见长,作品多描写人事变迁和个人情感,常融入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典雅的环境和个人情感,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 秦淮雨中登媚香楼》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浓厚的怀旧情绪。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环境与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开篇的古柳、疏英与暮雨,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通过“朱楼莫恨笙歌杳”,诗人表达了对曾经欢乐时光的追忆,但也清楚地意识到,那些美好已不再,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伤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古柳和朱楼构成了对比,突显出繁华与凋零之间的反差。尤其在“繁华梦里匆匆散”一句,诗人用“梦”来比喻那些过往的美好,既真实又虚幻,令人感慨万千。最后,诗人以“万缕清霜,吟鬓苍斑”结束,情感达到高潮,既是对时光无情的感叹,也是对自身衰老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柳围津:古老的柳树围绕着渡口,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记忆的沉淀。
- 疏英倚石:稀疏的花瓣倚靠在石头上,象征着孤独与凋零。
- 萧萧暮雨阑干:暮雨洒落在栏杆上,意境凄凉,渲染了伤感的氛围。
- 一片伤心,迷蒙剩水残山:表达内心的伤感与对往昔的迷茫。
- 朱楼莫恨笙歌杳:不要怨恨红楼中已然消失的音乐与欢笑。
- 黯销凝,几度西风,一舸秋烟:经过多次的西风吹拂,仿佛一只小船在秋天的烟雾中逐渐消逝。
- 繁华梦里匆匆散:繁华的梦境如烟般消散,令人感到惋惜。
- 认亭林岑寂,巷陌荒寒:认出亭台楼阁的寂静与街巷的荒凉,心中更加感伤。
- 扇底飘零,流红今到谁边:扇底的花瓣飘落,不知落在了谁的身边。
- 沈沈天海无情隔:深邃的天海无情地将人们隔开。
- 任徘徊,望断人间:任凭自己徘徊,只能远望人间的景象。
- 莫重来,万缕清霜,吟鬓苍斑:不必再重来,万缕清霜已使我的鬓发变得苍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繁华梦里”,将梦境比作繁华,表达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拟人:如“沈沈天海无情隔”,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意象之间的对比,如“繁华梦里匆匆散,认亭林岑寂,巷陌荒寒”,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时光的流逝、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思和对现状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刻,令人动容。
意象分析:
- 古柳: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
- 朱楼:代表着曾经的繁华与美好。
- 笙歌:象征着快乐与团聚的时光。
- 秋烟:暗示着凋零与离别的情感。
- 清霜: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朱楼”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贫穷 C. 希望
- “一片伤心,迷蒙剩水残山”中“迷蒙”是指? A. 清晰 B. 模糊 C. 明亮
- 诗人对往昔的态度是? A. 忘记 B. 怀念 C. 轻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均为怀旧情感,但李清照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潘乐乐则结合了自然景色与社会背景。
- 杜甫《春望》:两者都表现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但杜甫更注重历史与社会的层面。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创作与分析》
- 《古典文学与现代社会》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