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虹初见,三春蚁正浮。
青蘋含吹转,紫蒂带波流。
屡逐明神荐,常随旅客游。
既能甜似蜜,还绕楚王舟。
白话文翻译:
在二月的初春,彩虹刚刚出现,春天的蚂蚁也开始在水面上漂浮。
青色的浮萍在风中摇曳,紫色的荷花伴随着波浪轻轻流动。
浮萍常常追逐明亮的神仙,常随游人漂泊四方。
它既能像蜜糖一样甘甜,又环绕在楚王的船旁。
注释:
- 逐:追逐、追赶。
- 明神:指明亮的神仙,可能是传说中的神灵。
- 荐:荐,指放置、安放的意思。
- 楚王舟:楚王的船,暗指古代楚国的王舟,象征着权力和财富。
典故解析:
这一诗中提到的“楚王舟”,可能指代历史上著名的楚国君主,象征着当时的繁华与权势。浮萍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隐喻,暗示着流动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约773年-834年),字梦得,唐代诗人,所作诗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景象,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萍》作于唐代二月初春之际,正值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之时。诗人以浮萍为主题,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流动的感悟。
诗歌鉴赏:
《萍》是一首描写春天自然景象的诗,诗中通过对浮萍、彩虹、春蚂蚁等意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的“二月虹初见,三春蚁正浮”,通过时间的标志,迅速将读者带入春天的氛围中。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青蘋随风摇曳、紫蒂随波流动的画面,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而“屡逐明神荐”,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浮萍不仅是自然的存在,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常随旅客游。最后一句“既能甜似蜜,还绕楚王舟”,则赋予浮萍一种甘甜的特质,既形象又富有情感,潜藏了对权力与奢华生活的隐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流动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月虹初见:描绘二月初春时,彩虹初次出现,暗示春天的到来。
- 三春蚁正浮:三春时节,春蚂蚁在水面漂浮,展现自然生机。
- 青蘋含吹转:青色的浮萍在风中摇曳,表现春风的轻柔。
- 紫蒂带波流:紫色的荷花随波漂流,呈现出水面上的动感。
- 屡逐明神荐:浮萍常常追逐光明的神仙,暗示自然的神秘。
- 常随旅客游:浮萍伴随着旅人的游历,表现人和自然的和谐。
- 既能甜似蜜:浮萍的甘甜,象征生命的美好。
- 还绕楚王舟:浮萍环绕楚王的船,暗指权力与财富的奢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萍比作甜蜜,形象生动。
- 拟人:浮萍似乎有了生命,能够追逐、随游。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生命的流动与变化,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诗人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萍: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流动,富有哲理。
- 虹:象征光明与希望,春天的象征。
- 紫蒂:荷花的象征,表现美好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二月虹”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青蘋”在风中如何表现?
- A. 静止不动
- B. 摇曳
- C. 沉入水底
- D. 变色
-
浮萍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
- C. 生命的流动
- D. 哲理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峤的《萍》相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描绘了自然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感悟,两者都有春天的生机,但侧重点不同。李峤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白居易则强调人情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