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杂感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春晚晴还雨,村深醉复醒。
溪添半篙绿,山可一窗青。
药品随长鑱,花名记小屏。
闲身幸无事,吟啸送余龄。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傍晚,阳光明媚却又时而下雨,村庄深处的人们在酒醉后又慢慢清醒。
小溪旁的绿意更加浓郁,山中透出一窗青翠的景色。
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花的名字我还记得在小屏风上。
我闲适地无事可做,吟唱着诗歌,送走我的余生。
注释:
- 春晚:春天的傍晚。
- 醉复醒:醉酒后又清醒过来。
- 溪添半篙绿:小溪旁的绿意更加浓厚。
- 山可一窗青:山中有一片青翠的景色如同一扇窗。
- 药品随长鑱: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
- 花名记小屏:花的名字我还记得在小屏风上。
- 闲身:闲适的身体,指无事可做的状态。
- 吟啸送余龄:吟唱和啸叫着送走我的余生。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药品”与“花名”暗示着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陆游常常以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出他在生活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者。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气魄,也有细腻柔和的情感。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常反映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杂感》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与国家的沧桑变化。他在诗中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的感慨与对余生的珍惜。
诗歌鉴赏:
《杂感》是陆游在春天傍晚的闲适时光中所作,诗中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气候变化,展现出“晴”和“雨”的交替,表现了春天的多变与生机。接下来的景物描写,通过“溪添半篙绿”和“山可一窗青”两个意象,传达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随着诗歌的推进,陆游将视角转向个人,提到“药品”和“花名”,表明他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两句不仅反映了他的学识与经验,也暗示了他对健康和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两句,诗人以“闲身幸无事”表达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吟啸间送走余生,似乎在告诉读者,生活虽无常,但心中有诗,人生便有寄托。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邃,体现了陆游对自然、生活及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晚晴还雨:春天的傍晚,天气时而晴朗,时而下雨,表现了春天的多变。
- 村深醉复醒:村庄深处的人们在喧闹的酒宴后逐渐清醒,反映出一种生活的真实。
- 溪添半篙绿:小溪的绿意愈发浓厚,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山可一窗青:山中景色如同一扇窗户一般透出青翠,营造出宁静的自然氛围。
- 药品随长鑱:药品的增加暗示着生活的必需品和对健康的关注。
- 花名记小屏:对花名的记忆展现了作者的文化修养。
- 闲身幸无事:诗人感到闲适,享受无事的生活状态。
- 吟啸送余龄:通过吟唱和啸叫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余生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晚晴还雨,村深醉复醒”。
- 比喻:如“山可一窗青”,将自然景象形象化。
- 排比:表现诗人的闲适与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余生的珍惜,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晚: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醉:代表人们对生活的沉醉与享受。
- 溪: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源泉。
- 药品:暗示生命的脆弱和对健康的关注。
- 花名:体现诗人的文化修养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杂感》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陆游
- C) 李白
- D) 白居易
-
诗中“溪添半篙绿”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小溪水位上升
- B) 小溪旁的草木愈发茂盛
- C) 小溪结冰
- D) 小溪干枯
-
诗中提到的“闲身幸无事”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
- B) 忧虑
- C) 闲适
- D) 苦闷
答案:
- B) 陆游
- B) 小溪旁的草木愈发茂盛
- C) 闲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题临安邱司马》陆游
诗词对比: 陆游的《杂感》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两者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陆游的诗更多地表现出一种闲适与对生活的感慨,而杜甫的诗则流露出对国家与人民疾苦的忧虑与哀伤。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两位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研究论文与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