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时间: 2025-01-06 09:32:13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

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作者: 戴叔伦 〔唐代〕

故侯将我到山中,更上西峰见远公。
共问置心何处好,主人挥手指虚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拜访一位隐士的情景。诗人跟随朋友来到山里,继续攀登到西峰,见到了远道而来的高人。两人一起询问,心灵寄托于何处才好,隐士挥手指向空旷的天空,暗示内心的宁静与无拘无束。

注释

  • 故侯:指故友或旧交,表示作者与朋友的关系。
  • 远公:意为远道而来的高人,通常指隐士或道士。
  • 置心:意为放置心灵的地方,问心灵归宿。
  • 虚空:指没有实体的空旷之地,象征无所依附的境界。

典故解析

“藏真上人”通常指修行人或隐士,代表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理想。唐代社会中,隐士文化盛行,许多士人向往隐居山林,追求道教和佛教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叔伦,字景阳,号季子,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隐士及人情,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理想的碰撞期。诗人往往借助隐士的形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心理。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人在山中寻访隐士,通过与友人的对话,探讨心灵的寄托与归宿。诗中隐士的指向虚空,意味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暗示心灵的宁静并不依赖于外界的事物,而在于内心的修炼与自我反省。

诗的意境清新自然,描绘了山水的恬静与隐士的超然,体现出一种人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追求。此种追求在唐代士人中普遍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文化的推崇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故侯将我到山中:朋友带我来到这片山林,显现出友人之间的亲密。
    • 更上西峰见远公:继续向上攀登西峰,见到了远道而来的高人,展现出对隐士的崇敬。
    • 共问置心何处好:我们一起询问,心灵该寄托于何处,突显内心的迷茫。
    • 主人挥手指虚空:隐士用手指向空旷的天空,暗示心灵的归宿在于超然物外。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虚空”比作心灵的归宿,体现了心灵的自由与无拘束。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自由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山中:代表自然与宁静,象征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
  • 西峰: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暗示精神的升华。
  • 虚空:象征无所依附的境界,体现内心的自由与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拜访的高人被称为: A. 远公
    B. 隐士
    C. 高僧
    D. 友人

  2. “主人挥手指虚空”中的“虚空”象征着: A. 物质世界
    B. 内心的宁静
    C. 朋友的支持
    D. 山水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 《题临安邱氏宅》林升

诗词对比

  1.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描绘山中隐士,强调友情与自然的和谐。
  2. 林升《题临安邱氏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