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仙门
作者: 郁达夫
昨夜相思梦未成,过三更。
今朝两眼不分明,漠难醒。
莫问愁多少,量来叠叠层层。
恨他樊素忒无情。
与春行。
剩我苦零丁。
白话文翻译:
昨夜思念的梦并没有实现,已过了三更;
今早两眼朦胧,无法清醒。
别问我愁苦有多少,层层叠叠,无法言表。
我恨那樊素(人名)太过无情,
与春天同行,
只剩下我孤独凄凉。
注释:
- 樊素:指代无情的女子,可能是作者心中所爱之人。
- 三更:指夜深时分,通常指的是子时至丑时(11点至1点)。
- 叠叠层层:形容愁苦的情感层次分明,无法一言以蔽之。
- 零丁:指孤独、凄清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近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的思考与困惑,风格常带有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望仙门》创作于郁达夫的爱情生活中,表现了他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在他生活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个人情感在历史洪流中显得尤为脆弱。
诗歌鉴赏:
《望仙门》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失落。全诗开篇即以“昨夜相思梦未成”引入,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夜深人静时,思念难以入梦,反而愁苦加深。接着“今朝两眼不分明,漠难醒”两句,描绘了早晨醒来时的迷茫与无奈,强调了内心的痛苦与不安。
“莫问愁多少,量来叠叠层层”则是一种自我否定,表明愁苦的层次过于复杂,难以用语言表达。紧接着,诗人将情感的对象指向“樊素”,表达了对她的怨恨与无奈,突出她的无情与自己的孤独。“与春行,剩我苦零丁”则是对比的手法,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自己却如同被遗弃的孤魂,既有悲凉的情感,又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又有对失去的无奈和悔恨,充分体现了郁达夫的抒情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相思梦未成,过三更:昨夜思念的人未能在梦中相见,时间已过三更,暗示思念之苦。
- 今朝两眼不分明,漠难醒:今晨醒来,眼前模糊,内心仍沉浸在愁苦中,难以清醒。
- 莫问愁多少,量来叠叠层层:不要询问我心中的愁苦有多少,它如同层层叠叠的山峦,无法一一诉说。
- 恨他樊素忒无情:对心爱之人樊素的无情感到愤懑与失望。
- 与春行: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仿佛与她同行,自己却被孤独所困。
- 剩我苦零丁:只剩下我一个人,孤独而凄凉。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的美好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愁苦的层次比作叠叠的山峦,形象生动。
- 拟人:将思念化为一种有生命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表达了诗人对无情的怨恨与对孤独的无奈,反映了个体在情感面前的脆弱与无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象征对爱情的憧憬与追求。
- 春:代表生机与希望,暗示对未来的期盼。
- 愁苦:体现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是诗的情感核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郁达夫的《望仙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与孤独
- C. 愤怒
- D. 忧虑
-
“樊素”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春天
- B. 无情的爱人
- C. 诗人的朋友
- D. 思念之情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鹧鸪天》 (辛弃疾)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鹧鸪天》: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但更为豪放,情感更为直接。
- 《静夜思》:通过思乡之情展现孤独,与《望仙门》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郁达夫诗文研究
- 近现代诗歌流派与风格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