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 题王阮亭抱琴堂执书图》
时间: 2025-01-07 18:36: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曲池边,无双亭畔,使君吟眺初回。正见抱琴长啸,卷帙重开。非仙非佛扬州吏,亦诗亦史济南才。堪相对,恰称何郎标格,惟有官梅。迟回。更何处,题斑管,定应校籍兰亭,此日隐囊小几,遥映水苔。羼提阁里容高坐,渔洋山外许谁陪。前身是,好认玉清仙子,金粟如来。
白话文翻译:
在九曲池旁,无双亭边,你吟唱眺望的情景初现。恰好看到你抱琴高歌,翻开书卷。你既不是仙人也不是佛,乃是扬州的官吏,既有诗才又懂历史,宛如济南的才子。这样的你,真是名副其实,正应称为何郎的标格,只有那官梅显得特别。迟迟归来,更何处可题写诗句,或许应去校对兰亭的文章。今天,我在小几旁隐居,遥望水边的苔藓。在羼提阁里高坐,渔洋山外又有谁来陪伴你?你的前身,真是好认的玉清仙子,金粟如来。
注释:
- 无双亭:指独一无二的亭子,形容其独特。
- 长啸:高声吟唱,表达情感的方式。
- 扬州吏:指扬州的官员,形容其身份。
- 济南才:指济南的才子,强调其才华。
- 官梅:指官员所种的梅花,象征品味和文采。
- 羼提阁:可能是某个书房或高雅的居所。
- 玉清仙子:道教中的女仙,象征清雅与高洁。
- 金粟如来:佛教中佛的形象,寓意慈悲和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祗谟(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于描绘山水人情,作品多具文人气息。其诗风典雅,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对一些文人雅集场景的回忆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交流和精神生活的重视,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体悟。开篇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九曲池畔的悠然情景,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美好。诗中通过“抱琴长啸”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和对艺术的热爱,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深邃理解。紧接着提到的“非仙非佛”则突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认同与自信,既有文人的才情,又不失为一名官吏的责任感。
接下来的部分通过“官梅”与“兰亭”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也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眷恋。最后,诗人以“玉清仙子”和“金粟如来”结束,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以优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人文气息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曲池边,无双亭畔,使君吟眺初回。”
- 诗人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文人吟唱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清新和愉悦的氛围。
-
“正见抱琴长啸,卷帙重开。”
- 这里描绘了诗人抱琴高歌的形象,表现出他豁达和洒脱的性格。
-
“非仙非佛扬州吏,亦诗亦史济南才。”
- 强调诗人身份的独特,既是官吏又有才华,反映出对自我的认同。
-
“堪相对,恰称何郎标格,惟有官梅。”
- 对友人与文化的赞美,暗示着诗人的志趣。
-
“更何处,题斑管,定应校籍兰亭。”
- 表达了对兰亭文化的向往与对艺术的追求。
-
“羼提阁里容高坐,渔洋山外许谁陪。”
- 反映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境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
“前身是,好认玉清仙子,金粟如来。”
- 结尾以仙佛形象,体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清仙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非仙非佛,亦诗亦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情,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曲池:象征复杂而美好的自然景观,寓意心灵的曲折与美丽。
- 抱琴:象征艺术与文人气质,表现出高雅的生活追求。
- 官梅:象征清雅的品味与文化修养。
- 兰亭:象征古典文化的象征,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无双亭”意指什么?
- A. 独一无二的亭子
- B. 只有一个的亭子
- C. 美丽的亭子
- D. 暗藏玄机的亭子
-
诗人对“扬州吏”的描述有什么特殊含义?
- A. 代表官员的职责
- B. 表现出文人的风骨
- C. 强调现实生活的认同
-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玉清仙子”象征什么?
- A. 诗人的理想
- B. 现实生活的反映
- C. 对人与自然的和谐
- D. 文化传统的延续
答案:
- A
- D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兰亭集序》与《昼锦堂》:两者都涉及到对古典文化的赞美,但《兰亭集序》更多地着眼于聚会与友情,而《昼锦堂》则更强调对个人修养与艺术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