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仙门 其三
作者: 赵文漪
锦书封就付红鳞。
墨痕新。
拂阑花影似娇颦。
映芳茵。
惜别情还乱,
绕枝蜂蝶纷纷。
芳时孤负怨和恩。
怨和恩。
飞絮掩重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将写有密信的书信交给红色的鱼鳞。
墨迹刚干,
轻拂花影,似乎在娇羞地皱眉。
映照在芳草地上。
惜别的情感依然混乱,
围绕着枝头,蜂蝶纷飞。
美好的时光却辜负了怨恨与恩情。
怨恨与恩情。
飞舞的柳絮遮住了沉重的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锦书: 精美的书信。
- 红鳞: 可能指信的传递者,象征着美好与珍贵。
- 拂阑: 拂动栏杆。
- 娇颦: 形容花影似乎在羞怯地皱眉。
- 芳茵: 指芳香的草地。
- 蜂蝶纷纷: 形容蜂蝶的聚集与纷飞。
- 孤负: 辜负、错过。
- 怨和恩: 感情中的怨恨与恩情。
- 飞絮: 柳絮飘飞的景象,象征着离别与忧伤。
- 重门: 比喻心中沉重的感觉,或是离别的门扉。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意象的运用,体现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反映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文漪,现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常常探讨离别、思念等主题,风格婉约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当代,反映了现代人对离别、情感纠葛的思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情感的复杂感受。
诗歌鉴赏:
《望仙门 其三》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开篇以“锦书”引入,暗示着一封密信的情感重量,接着通过“墨痕新”描绘了书信写成后的急切与期盼,紧接“拂阑花影似娇颦”展现了自然界的柔美,似乎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相呼应。
通过“惜别情还乱,绕枝蜂蝶纷纷”,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离别场景,蜂蝶的纷飞象征着纷乱的情感,表达了在离别时难以平复的心情。诗的最后部分“芳时孤负怨和恩”,则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怨与恩交织成了难以解开的情感纠葛,使得整首诗在美丽的意象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反思。
整首诗不仅在语言上表现出优美的韵律与意象,更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哲理,令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书封就付红鳞: 表达了诗人对书信的珍视,象征着情感的传递。
- 墨痕新: 刚写好的信,传递出急迫感。
- 拂阑花影似娇颦: 花影轻拂,似乎在表现出一种娇羞的情感。
- 映芳茵: 花影倒映在美丽的草地上,营造出一个温柔的场景。
- 惜别情还乱: 离别的情感依旧混乱不堪。
- 绕枝蜂蝶纷纷: 自然界中的蜂蝶象征着纷乱的感情与离别的愁绪。
- 芳时孤负怨和恩: 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情感的辜负。
- 怨和恩: 强调情感的复杂性。
- 飞絮掩重门: 通过飞舞的柳絮表达离别后的沉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花影似娇颦”将花影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形象生动。
- 拟人: “拂阑”使得自然景物拥有了人的情感。
- 对仗: “怨和恩”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展开,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情感中所经历的复杂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书: 象征珍贵的情感与思念。
- 红鳞: 美好与珍贵的传递者。
- 花影: 代表柔美与娇羞的情感。
- 蜂蝶: 象征纷乱的情感与离别的悲伤。
- 飞絮: 离别与忧伤的象征。
- 重门: 心中沉重的感受与离别的阻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锦书”象征什么?
A. 一封普通的信
B. 珍贵的情感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
“拂阑花影似娇颦”中的“娇颦”指的是什么?
A. 花的颜色
B. 花的形态
C. 花的情感
D. 花的香味 -
“怨和恩”这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只有怨恨
B. 只有恩情
C. 复杂的情感
D. 幸福的时光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望仙门 其三》对比:
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思念之情,但《静夜思》更加直接,而《望仙门 其三》则更为细腻与复杂,展现了情感的多元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现代诗歌赏析》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