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府崇福寺看花》

时间: 2025-01-01 13:05:01

闻道山花如火红,平明登寺已经风。

老僧无见亦无说,应与看人心不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中府崇福寺看花
作者:卢纶 〔唐代〕
闻道山花如火红,
平明登寺已经风。
老僧无见亦无说,
应与看人心不同。

白话文翻译

听说山中的花像火一样红,
明亮的日子里,我已登上寺庙。
老和尚既没有看见,也没有说过,
想必与看花的人心情不同。

注释

字词注释

  • 闻道:听说,得知。
  • 山花:山中的花,特指春天盛开的花朵。
  • 如火红:形容花色鲜艳,像火一样红。
  • 平明:时间明亮,指阳光明媚的日子。
  • 老僧:年长的和尚。
  • 无见无说:既没有见到,也没有说过。
  • 应与:想必是,与……相比。

典故解析

  • 此诗并没有特别的典故,但“老僧”与“看人心”反映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可能引申出对佛教哲理的理解,即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字逸才,唐代诗人,主要活动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见长,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览崇福寺时,正值春天花开季节,作者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人心感受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自然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特别是山花的红艳,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开头两句“闻道山花如火红,平明登寺已经风”,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蕴含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热爱。接着,老和尚的存在引导我们思考人对自然的感知方式。老僧虽未言语,但他与诗人之间的心境显然是迥然不同的,反映了人内心与外界的隔阂。诗中对比了“看花”和“看人心”,点出了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时,内心的情感世界却各有不同,这种对比让人深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意象鲜明,情感抒发自然流畅。以花喻心,不仅传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道山花如火红:听说山中的花开得如火一般红,表现出花的鲜艳与美丽。
  • 平明登寺已经风: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走上寺庙,感受到微风的轻拂,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
  • 老僧无见亦无说:老和尚既没有看见这些花,也没有对此发表看法,暗示着他内心的淡泊。
  • 应与看人心不同:老和尚的心境与看花的人不同,反映出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感受和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花比作“火红”,增强了色彩的鲜艳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和节奏感,使诗歌更具韵律美。
  • 反衬:通过老和尚的无言,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不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个体内心的感知形成对比,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老僧:代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世事的淡泊与无为。
  • :象征人的内心世界,情感的复杂与多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花如火红”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山中的树木
    B. 山中的花朵
    C. 山中的石头
    D. 山中的水

  2. “老僧无见亦无说”说明了什么?
    A. 老和尚喜欢说话
    B. 老和尚的沉默与深思
    C. 老和尚不喜欢花
    D. 老和尚在修行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A. 完全无兴趣
    B. 崇敬与欣赏
    C. 轻视与无情
    D. 疑虑与不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题春梅》 — 王安石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望》强调国破家亡中的春景,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春天的向往,情感上更为沉重。
  • 《题春梅》则着重描写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体现了一种高洁的品格,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 网络相关诗词解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