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梅蕊依稀矣》
时间: 2025-01-06 09:29: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梅蕊依稀矣
作者: 韩淲 〔宋代〕
梅蕊依稀矣。岁华深然但把,杖藜闲倚。山绕荒林红叶下,落日孤城烟水。意兴寄云何则是。底事疏枝横绝峭,未吹香便与花相似。不忍折,为之喜。寒鸦万点霜风起。正人家园收芋栗,小槽初美。欲醉阿谁同一饮,拟赋才成又止。老态度浑侵发齿。摸索孤根春在否。任红红白白皆桃李。空烂漫,岂能尔。
白话文翻译
梅花的花蕊依稀可见,时光已经悄然流逝,我在杖藜旁闲坐倚靠。山冈环绕着荒林,红叶在落日的映衬下,孤城的烟水映出一幅美景。我的情思寄托于何处呢?那些稀疏的枝条横向伸展,尚未散发香气就已似花般娇嫩。我不忍心折下,心中反而感到欢喜。寒鸦点点,霜风袭来。正是人家收获芋栗的时节,小槽的景色初显美丽。我想要与谁一同畅饮,想要赋诗却又停下了笔。老态渐侵,发齿已显苍白。我在摸索那孤独的根基,春天是否依旧存在?不论红白花朵皆为桃李,空自凋零,怎么能够如此呢?
注释
- 梅蕊:梅花的花蕊,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杖藜:手杖,通常用来支撑行走,体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疏枝:稀疏的树枝,表现出秋冬的萧瑟感。
- 寒鸦:寒冷天气下的乌鸦,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寒冬的到来。
- 芋栗:指秋季收成的农作物,表现出丰收的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淲,字子文,号秋水,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善于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贺新郎·梅蕊依稀矣》创作于一个深秋时节,诗人凝视着渐渐凋零的自然,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因而生发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韩淲的《贺新郎·梅蕊依稀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开篇的“梅蕊依稀矣”便点明了季节的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蕊已经不再鲜明,带来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秋日场景,诗人倚杖于山间,环顾四周,红叶飘落,落日余晖映照着孤城。这种自然景象不仅仅是对外界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孤寂的映射。诗中频繁出现的“寒鸦”、“霜风”、“孤根”等意象,增强了诗的凄凉感,给人以强烈的季节感受。
“欲醉阿谁同一饮,拟赋才成又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能够共鸣的情感,却又因自己的孤独而无法实现。最后的“任红红白白皆桃李,空烂漫,岂能尔”则是对生命短暂与自然美丽的感慨,尽管桃李争春,终究皆是短暂的花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蕊依稀矣:开头即描绘梅花的花蕊,暗示季节的变化。
- 岁华深然但把,杖藜闲倚:时间已深,诗人手杖支撑,体现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山绕荒林红叶下,落日孤城烟水:描绘出秋天的景色,形成一种孤独与萧瑟的气氛。
- 意兴寄云何则是:诗人反思情感寄托于何处,表现出思索的态度。
- 底事疏枝横绝峭,未吹香便与花相似:描写树枝的稀疏,意象与梅花相似,预示着生命的脆弱。
- 不忍折,为之喜:诗人因不忍心折花而感到一丝欣喜,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
- 寒鸦万点霜风起:寒鸦的出现和霜风的吹拂,增强了秋天的寒意。
- 正人家园收芋栗,小槽初美:描绘丰收的喜悦,带来一丝温暖的气息。
- 欲醉阿谁同一饮,拟赋才成又止:渴望伴侣的共同分享,体现出内心的孤独。
- 老态度浑侵发齿:老态渐侵,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摸索孤根春在否:在寻找生命的根基,反思春天的存在。
- 任红红白白皆桃李: 表达对生命多样性的接受。
- 空烂漫,岂能尔:感慨生命的空虚与美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梅蕊”暗示春的来临与生命的脆弱。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对生命无常的叹息,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蕊: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美好。
- 寒鸦:象征孤独与无奈。
- 红叶:代表生命的衰退与秋的到来。
- 霜风:暗示寒冷与时间的流逝。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贺新郎·梅蕊依稀矣》中的“梅蕊”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生命的脆弱
C. 孤独的感受
D. 丰收的季节 -
诗中提到的“寒鸦”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喜悦
D. 期待 -
“欲醉阿谁同一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状态? A. 愉快
B. 失落
C. 寂寞
D.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韩淲的《贺新郎·梅蕊依稀矣》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事的忧虑,而韩淲则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