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时间: 2024-09-19 21:17: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
滇王扫宫避使者,跪进再拜语嗢咿。
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
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
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
归来捧赠同舍子,浮光照手欲把疑。
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
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
白话文翻译
赤藤做成的杖,世间鲜有人见,台郎方才从滇池带回。
滇王为了避开使者,跪着进宫再拜,声音低沉地说着。
拄着绳桥走过,免得倾倒落下,性命危急时得到了扶持。
途经百国都无人识,君臣聚集观看,追逐着旗帜。
大家传说滇神从水中献身,赤龙拔须,鲜血淋漓。
又说羲和操着火鞭,黄昏时分到达西极,留下了睡意。
几重包裹自己署名,不以珍奇怪异来夸耀边陲荒夷。
归来时把礼物献给同舍的朋友,浮光照手,令人怀疑。
空堂白天睡觉,倚靠窗户,雷电似的击打墙壁,寻找蛟龙。
南宫深邃的禁闱里,唱和的声音如同吹奏埙篪。
华美的辞句无法继续,见信聊聊安慰分司。
注释
- 赤藤:指赤色藤条,用作拐杖。
- 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滇王国的象征。
- 滇王:指滇池一带的王者,历史上有其存在。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掌管日月。
- 蛟螭:传说中的水生生物,类似于龙。
- 南宫:可能指皇宫,隐喻权力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文学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文以直白、豪放著称,深具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和四年,正值唐代盛期,政治、文化较为繁荣。诗中反映了作者与朋友的情谊及对滇池地区神话的关注,表现出对边陲文化的尊重与好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赤藤杖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滇池及其文化的赞美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开篇即以“赤藤为杖”引出,通过描绘滇池的美景和滇王的神秘,展现出一幅独特的地方文化画卷。诗中对滇神和羲和的提及,使得诗歌充满了神秘感和宗教色彩,表现了唐代人对自然与神话的敬畏。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韩愈在归来时将滇池的珍品带回,寄托了对朋友的关心与思念。空堂昼眠的描绘,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文化交流的渴望。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展现了韩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藤为杖世未窥:赤藤杖少有人见。
- 台郎始携自滇池:台郎刚从滇池带回来。
- 滇王扫宫避使者:滇王在宫中避开使者。
- 跪进再拜语嗢咿:跪拜时声音低沉。
- 绳桥拄过免倾堕:拄着绳桥走过,免得跌落。
- 性命造次蒙扶持:急需保护生命时得到了支撑。
- 途经百国皆莫识:经过各国无人识别。
- 君臣聚观逐旌麾:君臣聚集观看,追逐着旗帜。
- 共传滇神出水献:大家传说滇神从水中献身。
- 赤龙拔须血淋漓:赤龙拔须,鲜血飞溅。
- 又云羲和操火鞭:又说羲和操着火鞭。
- 暝到西极睡所遗:黄昏时分到西极,留下睡意。
- 几重包裹自题署:几重包裹自己署名。
- 不以珍怪夸荒夷:不以珍奇怪异来夸耀。
- 归来捧赠同舍子:归来时把礼物赠给朋友。
- 浮光照手欲把疑:浮光照手,令人怀疑。
- 空堂昼眠倚牖户:空堂白天睡觉,倚窗而眠。
- 飞电著壁搜蛟螭:雷电击打墙壁,寻找蛟龙。
- 南宫清深禁闱密:南宫深邃,禁闱密闭。
- 唱和有类吹埙篪:唱和的声音如同吹奏埙篪。
- 妍辞丽句不可继:华美的辞句无法继续。
- 见寄聊且慰分司:见信聊聊安慰分司。
修辞手法:
- 比喻:赤藤为杖,象征特殊的经历与文化。
- 拟人:滇神与羲和的描写,赋予神话人物以人性特征。
- 对仗:如“君臣聚观逐旌麾”,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滇池文化的尊重与对友人情谊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边陲文化的多样性与神秘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藤:象征远道而来的经历与文化。
- 滇池:代表边疆的神秘与美丽。
- 滇神:象征地方的神话与传统。
- 羲和:体现了古代文化中的太阳崇拜与自然崇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赤藤”为何物?
A. 竹子
B. 藤条
C. 木棍
D. 铁杖 -
“滇王扫宫避使者”中的“扫宫”意指?
A. 进入宫中
B. 清理宫殿
C. 避免接见
D. 召开会议 -
诗中提到的“羲和”是谁?
A. 月亮的女神
B. 太阳的女神
C. 风的神灵
D. 大地的女神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韩愈的《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韩愈侧重于文化与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