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

时间: 2025-01-01 14:26:31

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

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面星辰著地明,
散烧烟火宿天兵。
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

白话文翻译:

四周的星星在地上闪烁明亮,
篝火燃烧,夜宿于天兵的营地。
与其关心是否打败了敌贼,
不如趁着新年庆祝太平盛世。

注释:

  • 四面:四周,四方。
  • 星辰:星星和星宿,指夜空中的星星。
  • 著地:明亮地映照在地面。
  • 散烧:燃起、点燃。
  • 烟火:篝火,指夜间宿营时燃烧的火。
  • 宿:住宿、过夜。
  • 天兵:可能指代天子派来的军队或神明的军队。
  • 不关:与其不关心。
  • 破贼:打败敌人。
  • 须归奏:需要回去报告。
  • 自趁:自己趁着。
  • 新年:指农历新年。
  • :庆祝。
  • 太平:指安定和平的局面。

典故解析:

本诗描写了夜宿于边界的场景,诗中提到的“天兵”可能暗指国家的军队,表明作者对国家安定的关注。而“自趁新年贺太平”则反映了作者希望在新年之际,能够庆祝安定的愿望,传达出一种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文以雄浑有力、气势磅礴著称,尤其擅长散文,代表作有《师说》和《昌黎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韩愈担任地方官期间,他常常在边界地区巡视。在新年到来之际,诗人选择在野外宿营,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关注和对新年美好祝愿的期许。

诗歌鉴赏:

《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是一首表现韩愈对自然景色和社会政治关系思考的诗作。全诗开篇通过“四面星辰著地明”呈现出夜空的清晰与宁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静谧,给人以宽广的空间感。接着,诗人描绘了篝火的情景,营造了温暖与团聚的氛围,暗示着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仍然保持着生存的希望。

然而,诗的后半段却显露了更深层的思考。诗人自问“自趁新年贺太平”,他并不关心战事的胜负,而是更在意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幸福。这种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韩愈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面星辰著地明:四周的星星在地面上闪烁,描绘了夜空的美景。
  • 散烧烟火宿天兵:篝火熊熊燃烧,士兵们在这里过夜,展示了边疆的艰苦环境。
  • 不关破贼须归奏:与其关心是否打败敌贼,强调了诗人不在乎战功的态度。
  • 自趁新年贺太平:诗人希望在新年之际庆祝安定的局面,表达了对和平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星辰、烟火、天兵等意象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夜宿图景。
  • 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写夜宿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期盼。诗中展现了对战争的淡然和对和平的重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星辰:象征着希望与理想,指引着人们的方向。
  • 烟火:象征着团聚与温暖,承载着人们的情感。
  • 天兵:象征着国家的力量与保护,反映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天兵”指的是?
    A. 神明的军队
    B. 国家派来的军队
    C. 诗人的朋友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和平的向往
    C. 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韩愈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思考与感受,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选》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