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向篱边争秀,
开在黄花前后。
朵朵绿如蓝,
试问陶公爱否。
清瘦,清瘦,
何用秋风吹透。
白话文翻译:
这朵花不在篱笆边争奇斗艳,
它在黄花的前后静静开放。
一朵朵花儿绿得像蓝色,
我试问陶渊明是否喜欢?
花儿依然清瘦,清瘦,
何必等秋风来吹透?
注释:
字词注释:
- 篱边:篱笆旁边,指花卉常生长的地方。
- 黄花:指秋天的菊花,象征着成熟与凋零。
- 陶公: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清瘦:形容花朵的形态,清新而纤瘦。
典故解析:
- 陶公:陶渊明的诗歌中常有对自然的热爱和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提到他,意在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浓厚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如梦令》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文人们对田园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愈加明显。此时的社会生活节奏相对缓慢,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诗的开头用“不向篱边争秀”来传达一种谦逊的态度,诗人并不追求浮华的表现,而是选择在黄花旁静静开放,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泊。接着“朵朵绿如蓝”,以形象化的比喻表现了花朵的独特之美,色彩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鲜活与朝气。最后,诗人提到陶渊明,暗示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纯粹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气韵清新,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的“何用秋风吹透”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似乎在质疑世俗的追求与浮华,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自我的认同。通过对比,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的审美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向篱边争秀:花儿不在篱笆旁争奇斗艳,体现出一种低调与自持。
- 开在黄花前后:花的开放时机选择在黄花的周围,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
- 朵朵绿如蓝:花的色彩绿得如蓝,呈现出一种清新独特的美感。
- 试问陶公爱否:启发思考,是否能够得到陶渊明的欣赏,强调对古人理想的追求。
- 清瘦,清瘦:反复强调花的形态,传达出一种单纯的美。
- 何用秋风吹透: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暗示对生命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朵朵花“绿如蓝”,通过色彩的比喻增强视觉效果。
- 对仗:诗中前后句的对称,使整体结构更为和谐。
- 反复:“清瘦,清瘦”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花朵的姿态,反映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篱边:象征局限与束缚。
- 黄花:象征成熟与秋天的来临。
- 绿色: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陶公: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陶公”是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争名夺利
B. 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
诗中“清瘦,清瘦”主要是指什么? A. 花的形态
B. 秋风的吹拂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求可的《如梦令》与陶渊明的诗作在主题上均对自然和隐逸生活有着深刻的描绘,前者通过花的形态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后者则通过桃花源的理想化描绘,展现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两者思想相通,皆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