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时间: 2025-01-09 00:02:46

天淡五云飞,日落啼鸦乱。

一阵野花香,几寸中肠断。

美人娇,青玉案,记得相呼唤。

浅醉卧文茵,一夕双星散。

意思解释

生查子

作者: 汪玢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天淡五云飞,日落啼鸦乱。
一阵野花香,几寸中肠断。
美人娇,青玉案,记得相呼唤。
浅醉卧文茵,一夕双星散。

白话文翻译:

天空渐渐变淡,五朵云彩在空中飘飞,夕阳西下,乌鸦在树上喧闹。
阵阵野花的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中隐隐作痛。
美人娇媚,青玉案上,曾几何时我与你相互呼唤。
微醉沉卧于文茵之上,夜间的双星已然散去。

注释:

  • 天淡: 天空颜色变淡,暗示傍晚时分。
  • 五云飞: 五朵云彩飞散,描绘了天空的景象。
  • 啼鸦乱: 乌鸦叫声纷乱,增加了傍晚的生动气氛。
  • : 表示一阵一阵的,通常用来形容气味。
  • 中肠断: 形容内心的伤痛,通常用于表达思念之苦。
  • 美人娇: 指的是年轻美丽的女性。
  • 青玉案: 形容精致的桌子,常用于文人雅士的书房中。
  • 浅醉: 微微醉意,心情愉悦但又略显迷离。
  • 文茵: 指的是文人所用的柔软的坐垫或床褥。
  • 双星散: 形容星星在夜空中分散,象征着时间流逝、失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玢,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受到赞誉。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展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傍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脆弱。

诗歌鉴赏:

《生查子》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傍晚景象,将宁静的自然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开头描绘了淡淡的天空与飞舞的云彩,乌鸦的啼叫声仿佛在为落日的孤寂伴奏,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气氛。接着,野花的香气扑鼻而来,却又带来了隐隐的伤痛,暗示着内心对往昔的追忆。

在诗中,美人娇媚的形象与青玉案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那份对彼此呼唤的记忆,充满了温柔与怀念。然而,夜幕降临,双星散去,似乎在提醒诗人,这样的美好终究会逝去,留下的只是微醉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的美,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淡五云飞: 描绘傍晚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日落啼鸦乱: 日落时分,乌鸦的叫声使得宁静的氛围略显混乱,增加了情感的张力。
  • 一阵野花香,几寸中肠断: 野花的香气带来的是思念的痛苦,表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 美人娇,青玉案: 美人和青玉案的结合,象征着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往昔的怀念。
  • 记得相呼唤: 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 浅醉卧文茵: 表达了一种轻松的状态,然而又暗示着孤独。
  • 一夕双星散: 双星的散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 “几寸中肠断”比喻内心的痛苦,生动形象。
  • 对仗: 句子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乌鸦的啼叫被赋予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美人深切的思恋,反映出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奈与追忆,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着广阔与宁静。
  • 乌鸦: 表达孤独与哀伤。
  • 野花: 代表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情感。
  • 美人: 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情感寄托。
  • 青玉案: 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品味与文化追求。
  • 双星: 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日落啼鸦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宁静
    • B. 伤感
    • C. 喜悦
    • D. 忧愁
  2. “美人娇,青玉案”中“青玉案”指的是什么?

    • A. 美人的容貌
    • B. 一种花
    • C. 桌子
    • D. 一种乐器
  3. “一夕双星散”象征什么?

    • A. 友情的破裂
    • B. 时光的流逝
    • C. 自然的变化
    • D. 战争的来临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欧阳修《蝶恋花》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汪玢的《生查子》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内敛,李清照则更加直接与激情。两者都描绘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汪玢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作品选集》
  • 《汪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