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时间: 2024-09-19 21:15:11

枳篱茅屋枕孤峰,偃尽初来手种松。

睡少未成千里梦,愁深先怯五更钟。

中天日月逢真主,数亩桑麻伴老农。

世事古今谁料得?

不堪陂水照衰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枳篱茅屋枕孤峰,
偃尽初来手种松。
睡少未成千里梦,
愁深先怯五更钟。
中天日月逢真主,
数亩桑麻伴老农。
世事古今谁料得?
不堪陂水照衰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生活场景:在枳篱和茅屋旁边,孤峰耸立。刚刚栽种的松树已被风雨摧毁。因为失眠,我的千里梦想还未成真,深邃的愁苦让我在五更时分对钟声感到畏惧。天空中的日月与真主相逢,几亩桑麻作伴的老农默默耕作。世事古今变化无常,谁能预料?我只能无奈地看着水面映照出我衰老的容颜。

注释:

  • 枳篱:一种植物,常用作围墙的植物,象征孤独和贫困。
  • 偃尽:形容倒下或被摧毁的状态,这里指松树的生长遭到破坏。
  • 五更钟:指凌晨时分的钟声,象征着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惆怅。
  • 真主:指上天或神明,表达一种信仰的寄托。
  • 陂水:指水塘或水面,这里寓意反思自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豪放激昂、深情细腻见长,同时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反映了对国家沦亡的痛苦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自遣》写于陆游晚年,时局动荡,个人生活困顿,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衰老的忧虑。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自遣》展现了陆游晚年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孤独、失落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简陋的居所,象征了诗人生活的困顿与孤寂;而“睡少未成千里梦”则直接表达了他因困扰而失眠的状态,暗示了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抱负。

接下来的“愁深先怯五更钟”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感受推向了高潮,钟声在静谧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中天的日月与真主的相逢,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信仰的寄托,仿佛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安宁。最后两句则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表明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衰老的直面。

整首诗在情感上紧扣孤独与愁苦,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透出一种深邃的生活智慧,值得后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枳篱茅屋枕孤峰:通过自然景物描绘诗人的居住环境,暗示生活的简陋和孤独。
  2. 偃尽初来手种松: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努力的无奈,暗示理想的破灭。
  3. 睡少未成千里梦:揭示了诗人因烦恼而失眠,未能实现的理想。
  4. 愁深先怯五更钟:表现了对孤独深刻的恐惧,五更钟声成为内心惆怅的共鸣。
  5. 中天日月逢真主:象征一种对信仰的追求,寻找内心的宁静。
  6. 数亩桑麻伴老农:描绘了农人的朴实生活,代表一种归属感。
  7. 世事古今谁料得?:质疑世事的无常,体现对生命的无奈。
  8. 不堪陂水照衰容:通过水面映照出衰老之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陂水”比喻人生的反思与无奈。
  • 对仗:如“日月逢真主”与“桑麻伴老农”,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五更钟似乎在提醒诗人,使内心的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孤独、失落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理想破灭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枳篱:象征困境与孤独。
  • 茅屋:代表简朴与朴实的生活。
  • 孤峰:象征孤独与高远的理想。
  • 日月:象征时光与生命的流逝。
  • 桑麻:代表农民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枳篱”象征什么?

    • A. 繁荣
    • B. 孤独
    • C. 和谐
    • D. 财富
  2. 诗中提到的“五更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恐惧
    • C. 愤怒
    • D. 冷漠
  3.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 A. 满足
    • B. 绝望
    • C. 无奈
    • D. 骄傲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陆游的《自遣》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自然与孤独的主题,但陆游更多地关注个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王维则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宁静的自然生活。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陆游《全宋诗》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陆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