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作者:曾几(宋代)
有客过丈室,呼儿具炉薰。
清谈似微馥,妙处渠应闻。
沈水已成烬,博山尚停云。
斯须客辞去,趺坐对馀芬。
白话文翻译:
有位客人经过我的小屋,叫小儿准备炉火来熏香。
清谈的声音如同淡淡的香气,妙处应该有人听见。
沉水的香火已经熄灭,博山的云彩仍然停留在空中。
不久,客人就告辞离去,我独自坐下,面对着余香沉思。
注释:
- 丈室:指的是客厅或屋子,丈即为丈量,表示面积。
- 具炉薰:准备香炉来熏香。具,准备;薰,熏香。
- 清谈:轻松愉悦的谈话。
- 微馥:细微的香气。
- 沈水:指香水,沉水即香水的意思。
- 博山:一种古代的香炉,形状像山,能发出香气。
- 斯须:不久,片刻的意思。
- 趺坐:指的是坐下,通常是端坐在地。
典故解析:
- 博山炉:古代一种用于熏香的器具,常与雅趣、文人生活相关。
- 清谈:在文人世界中,清谈是极受推崇的社交活动,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与情感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生卒年不详),字子瞻,号东轩,南宋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往往蕴含哲理,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曾几隐居生活的时期,反映了他对雅致生活的追求和对清谈的向往,体现了文人之间的友谊与思想交流。
诗歌鉴赏:
这首《东轩小室即事五首》展现了曾几对友人会晤的美好情景,透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文人生活的闲适与清雅。开篇两句通过“客”和“炉薰”勾勒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这不仅是物质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交融。在这里,清谈如同微馥,渗透在空气中,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接下来的“沈水已成烬”,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沉水的香火已然熄灭,但博山的云彩还在,象征着那份悠长的余韵与思绪。诗的结尾,客人离去,独坐对馀芬,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尽管客人已去,但那份余香仍然萦绕在心头,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思与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曾几不仅捕捉了瞬间的美好,也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客过丈室”描述了客人到访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呼儿具炉薰”表现了主人的热情招待,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清谈似微馥”通过比喻将谈话与香气相提并论,凸显了交谈的雅致。
- “沈水已成烬”暗示时间的流逝,香火的熄灭象征着聚会的结束。
- “博山尚停云”则留下了一种回忆的美感,意象延续。
- “斯须客辞去”描绘了客人离去的情景,带有一丝惆怅。
- “趺坐对馀芬”表达了独自思考的状态,体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清谈比作微馥,形象生动地传达了谈话的愉悦感。
- 对仗:如“沈水已成烬,博山尚停云”,前后对称,增强了诗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交谈的场景,表达了对雅致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文人特有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象征友谊与社交。
- 炉薰:代表生活的雅趣与宁静。
- 清谈:体现思想的交流与情感的共鸣。
- 沈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短暂。
- 博山:象征文人雅士的品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博山”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山脉
- B. 一种香炉
- C. 一位诗人
- D. 一种饮料
-
“清谈似微馥”中的“微馥”是指?
- A. 浓烈的香气
- B. 细微的香气
- C. 令人窒息的气味
- D. 无法闻到的气味
-
诗中“沈水已成烬”暗示了什么?
- A. 香火仍在
- B. 时间已久
- C. 香水已用尽
- D. 友人还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与《东轩小室即事五首》: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友谊的怀念,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情壮志,而曾几则偏重于温馨细腻的文人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曾几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