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时间: 2025-01-14 08:08:04

几日行云何处去?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依依 一作:悠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几日行云何处去?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
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
依依梦里无寻处。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的行云又去了哪里?
我忘记了归来,只知道春天即将结束。
寒食节的路上百草千花盛开,
那香车停靠在谁家的树下呢?
我泪眼朦胧,倚楼独自喃喃自语。
双燕归来的时候,我们是否在陌上相逢?
春愁撩动得如同柳絮纷飞,
在梦里依依不舍,竟无处寻觅。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云:流动的云,借指时光的流逝。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意味着清明前的祭祖。
  • 香车:精致的车,象征富贵和出游。
  • 泪眼:流泪的眼睛,表现悲伤或思念的情感。
  • 双燕:指春燕,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美好的时光。
  • 依依:形容留恋不舍。

典故解析: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为保护君主而自焚,后人为了纪念他,设立寒食节。此诗通过寒食节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和对故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字子真,五代时期的词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丽婉约。他的词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展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五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诗歌鉴赏: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是一首充满愁思的词作,诗人通过行云、寒食等意象,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不满与悲伤。词中“几日行云何处去”开篇便引出了对时光的疑问,接着“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寒食节时百花盛开的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泪眼倚楼频独语”,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向楼外的春景倾诉,然而无人回应,体现了深深的孤独感。双燕归来的意象,不仅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也引出了对旧日相识的追忆,形成鲜明对比。词的结尾“依依梦里无寻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无奈与无望,使整首词在感情上达到高潮。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深刻而细腻,展现了冯延巳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日行云何处去?”:询问流云的去处,象征时间的流逝。
  2. “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因忙于生活,忘却了归来的时机,不觉春天已近尾声。
  3. “百草千花寒食路,”:寒食节的路上,花草繁盛,象征着生机。
  4. “香车系在谁家树?”:描绘富贵人家游玩的情景,暗含对生活的向往。
  5. “泪眼倚楼频独语。”:表现诗人的孤独,泪眼中的情感与楼台的静谧形成对比。
  6. “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春燕归来,询问昔日相逢,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
  7. “撩乱春愁如柳絮,”:春愁如流动的柳絮,轻柔却又难以捉摸。
  8. “依依梦里无寻处。”:梦中依恋,却无处可寻,寓意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春愁如柳絮”,将愁绪比作飘舞的柳絮,形象生动。
  • 拟人:行云、双燕等赋予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泪眼倚楼频独语”与“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展现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百草千花:代表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 香车:象征富贵与游乐的生活。
  • 双燕:象征春天的到来与旧日情缘。
  • 柳絮:象征柔情与愁绪的难以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用来纪念谁的? A. 孟子
    B. 介子推
    C. 李白
    D. 杜甫

  2. “泪眼倚楼频独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兴奋

  3. 诗歌最后一句“依依梦里无寻处”中的“依依”是指: A. 忘记
    B. 留恋
    C. 轻松
    D.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冯延巳与李清照的词作都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和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但更为细腻与婉转,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情感深度与细腻。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五代词人研究》
  • 《唐宋元明清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