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微之宅残牡丹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
诸处见时犹怅望,况当元九小亭前。
白话文翻译:
残余的花瓣零落一地,根本没有人来欣赏;
雨水打落、风吹折,花儿也没有完整的了。
在各处看到这一幕仍然感到惆怅,
更何况是在元九的小亭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残红:指尚未凋谢的花瓣,意为残余的花。
- 无人赏:没有人来欣赏。
- 雨打风摧:雨水打落,风吹折,形容自然灾害对花的摧残。
- 诸处见时:在各个地方看到这样的场景。
- 元九:指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元九是他的字。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小亭”可能指的是白居易与元稹相聚的地方,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仙,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见长,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对往昔的怀念之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残牡丹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凋零。
诗歌鉴赏:
《微之宅残牡丹》是一首充满感伤的诗作,展现了白居易对美的追求与珍惜。诗中以牡丹为引子,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事物易逝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残红零落无人赏,雨打风摧花不全”,描绘了牡丹在风雨中凋零的悲惨景象,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无奈。接着,诗人以“诸处见时犹怅望”转入自我情感的抒发,表明在看到残花的时候,心中仍旧充满了惆怅与不甘。最后一句“况当元九小亭前”则更进一步,将个人情感与友谊结合,显露出诗人与元稹之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形成了对美与友情的双重怀念,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红零落无人赏:描绘了牡丹花瓣凋落的景象,表达了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
- 雨打风摧花不全:通过自然现象来象征人生中的无常,暗示美丽的事物终会消逝。
- 诸处见时犹怅望:即使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这样的景象,诗人依然感到惆怅。
- 况当元九小亭前:进一步强调了在特定的地点(与友人相聚之地)看到这种场景时,情感更为深重。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无人赏”使花瓣具有人情,增加了情感深度。
- 对偶:如“雨打风摧”,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感叹美好事物的消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友谊和美的珍惜与怀念,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红:象征着未曾完全绽放的美好,暗示年轻与美丽的易逝。
- 雨、风:代表外部环境对生命的影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残红”指的是什么?
A. 书本
B. 花瓣
C. 叶子
D. 水果 -
“雨打风摧”中的“摧”字有何含义?
A. 打击
B. 保护
C. 赞美
D. 观赏 -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感伤
C. 愤怒
D. 高兴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白居易的《微之宅残牡丹》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友谊的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两者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但各自的风格和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