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直讲圣行二首》

时间: 2025-01-19 19:10:53

故老复谁在,此邦嗟至今。

文章千古事,忠孝一生心。

客散门庭寂,尘留几杖深。

莆人颂遗爱,南望泪横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张直讲圣行二首 黄公度 〔宋代〕

故老复谁在,此邦嗟至今。 文章千古事,忠孝一生心。 客散门庭寂,尘留几杖深。 莆人颂遗爱,南望泪横襟。

白话文翻译:

老朋友还有谁在世,这个地方至今令人叹息。 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忠孝是一生的追求。 客人散去后门庭冷清,尘埃留在几杖上显得深沉。 莆田的人们颂扬他的遗爱,向南望去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 故老:指老朋友或前辈。
  • 复谁在:还有谁在世。
  • 此邦:指这个地方。
  • 嗟:叹息。
  • 文章:指文学作品。
  • 千古事:指流传千古的事业。
  • 忠孝:忠诚和孝顺。
  • 一生心:一生的追求。
  • 门庭寂:门庭冷清。
  • 尘留几杖深:尘埃留在几杖上显得深沉,比喻时间的久远。
  • 莆人:指莆田的人们。
  • 颂遗爱:颂扬他的遗爱。
  • 南望:向南望去。
  • 泪横襟:泪水沾湿了衣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46),字师宪,号梅山,南宋初年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这首诗是黄公度为悼念张直讲圣行而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忠孝精神的赞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张直讲圣行去世后所作,黄公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友的哀思和对忠孝精神的崇敬。诗中通过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忠孝精神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德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忠孝精神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德价值的追求。首句“故老复谁在,此邦嗟至今”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第二句“文章千古事,忠孝一生心”赞颂了忠孝精神,认为这是值得一生追求的崇高目标。后两句通过对门庭冷清和尘埃深沉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莆人颂遗爱,南望泪横襟”表达了对故友遗爱的颂扬和对故友的深切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忠孝精神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德价值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老复谁在,此邦嗟至今”: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文章千古事,忠孝一生心”:赞颂了忠孝精神,认为这是值得一生追求的崇高目标。
  3. “客散门庭寂,尘留几杖深”:通过对门庭冷清和尘埃深沉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莆人颂遗爱,南望泪横襟”:表达了对故友遗爱的颂扬和对故友的深切哀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文章千古事,忠孝一生心”中的“文章”与“忠孝”,“千古事”与“一生心”形成对仗。
  • 拟人:如“尘留几杖深”中的“尘留”赋予尘埃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忠孝精神的赞颂。通过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忠孝精神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道德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老:老朋友或前辈,象征着友情和回忆。
  • 文章:文学作品,象征着文化和传承。
  • 忠孝:忠诚和孝顺,象征着道德价值。
  • 门庭寂:门庭冷清,象征着孤独和寂寞。
  • 尘留几杖深:尘埃留在几杖上显得深沉,象征着时间的久远和回忆的深沉。
  • 莆人颂遗爱:莆田的人们颂扬他的遗爱,象征着对故友的怀念和对其品德的赞扬。
  • 南望泪横襟:向南望去泪水沾湿了衣襟,象征着对故友的深切哀思和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黄公度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忠孝”是指什么? A. 忠诚和孝顺 B. 忠诚和勇敢 C. 孝顺和勇敢 D. 忠诚和智慧

  3. 诗中的“文章千古事”是什么意思? A. 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 B. 文章是短暂的事业 C. 文章是个人事业 D. 文章是商业事业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黄公度的《挽张直讲圣行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对时事的感慨,但黄公度的诗更侧重于对忠孝精神的赞颂,而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黄公度诗歌的背景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