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明月
春月如处女,皎皎暮云间。
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
春云变态,玉貌长端端。
封九龙扫尘匣,略与幽人看。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月亮如同处女般清纯,皎洁地悬在暮云之间。
那皓洁的月光并不自我炫耀,想要见到她却是极其困难。
春天的云彩变化多端,月亮的容颜显得格外端庄。
把九龙图案的尘匣封好,轻轻地与幽静的人共享这美景。
注释:
- 春月: 指春天的月亮,象征着清新和希望。
- 处女: 在这里比喻月亮的纯洁和无瑕。
- 婵娟: 指美丽的月亮,常用以形容月亮的美丽和温柔。
- 自衒: 自我夸耀、炫耀的意思。
- 欲见乃许难: 想要见到她却很困难,表现了月亮的清冷和遥不可及。
- 春云变态: 春天的云彩变化多端,形象生动。
- 玉貌: 指月亮的美丽,如同美玉一般。
- 封九龙扫尘匣: 指把装饰有九龙图案的匣子封好,象征珍贵的东西。
典故解析:
“婵娟”是古代对月亮的美称,常用于诗中,表现对月亮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九龙”图案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尊贵和吉祥,诗中提到的“扫尘匣”可能暗示珍贵的事物被妥善保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仲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月色等自然景观,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独到感悟。
创作背景: 诗歌创作于春季,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月的美丽,传达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四明月》通过描绘春天的月亮,展现了一种清新、纯洁的意境。开篇以“春月如处女”引入,立刻让人感受到月亮的清冷和高洁,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诗中“皎皎暮云间”的描写,展现了月亮在云间的孤独与优雅,进一步增强了月亮的神秘感。
“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一句,深刻地揭示了月亮的高不可攀,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接下来的“春云变态,玉貌长端端”则通过对春天云彩变化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常之美,月亮的美丽与变化呼应,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
最后两句“封九龙扫尘匣,略与幽人看”,将现实与理想结合,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蕴含了深邃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月如处女: 比喻春天的月亮如处女般纯洁。
- 皎皎暮云间: 描述月亮在黄昏的云间显得格外明亮。
- 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 美丽的月亮不自我炫耀,想要见到月亮却很困难。
- 春云变态,玉貌长端端: 春天的云彩变化多端,而月亮的容颜始终端庄。
- 封九龙扫尘匣,略与幽人看: 将珍贵的东西妥善保存,偶尔与幽人共享。
-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月如处女”,通过比喻表现月亮的纯净。
- 拟人: “婵娟不自衒”,赋予月亮人性,增加了亲切感。
- 对仗: 诗句间的工整对仗,使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月亮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 春月: 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处女: 代表纯洁和无瑕。
- 婵娟: 代表美丽的月亮,寓意着理想和追求。
- 九龙: 象征尊贵与吉祥,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月如处女”中的“处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纯洁无瑕的象征
- C. 一个人的名字
- D. 一种动物
-
“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表达了什么?
- A. 月亮容易见到
- B. 月亮的美丽不需要炫耀
- C. 月亮很丑
- D. 月亮只在夜晚出现
-
诗中提到的“九龙”象征着什么?
- A. 平常
- B. 尊贵与吉祥
- C. 破损
- D. 普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和胡仲弓的《四明月》都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但李白的诗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而胡仲弓则通过月亮的描绘反映自然之美与人类的渺小。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