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时间: 2025-01-14 06:13: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雪映虚檐,梦魂正绕阳台近。
朝来谁为护重笼,云卧衣裳冷。
应念兰心薰性。对芳年才华自信。
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
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
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
可惜闲情未领。但雕梁尘销雾暝。
几回清夜,月转西廊,梧桐疏影。
白话文翻译
在雪花映照的虚檐下,梦中的魂魄正徘徊在阳台附近。
今天早晨,谁来保护这重重的笼子,衣裳在云中显得冷淡。
应该会想到兰花的心思与气质,面对这个充满芳香的春天,才华自信满满。
在温暖的洞房中,换上新的羽衣,移宫的珠子圆润,丝绸光滑。
被压得红牙痕迹依旧,手上的香气已渐渐消散。
当时只等醉翁的到来,引导我去听莺鸟的歌声。
可惜我未能领悟那份闲情。雕梁上尘埃消散,雾霭朦胧。
几次在清冷的夜晚,月光照在西廊,梧桐的影子疏落而美丽。
注释
- 虚檐:指空荡的屋檐,象征孤寂。
- 重笼:比喻深重的心事或情感。
- 兰心薰性:兰花的心思,形容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 珠圆丝莹:形容珠子圆润,丝绸光滑,暗喻美好事物。
- 雕梁尘销:指细致的梁柱上尘埃被清扫,象征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集,字伯生,号云溪,元代诗人,文学家。他与张养浩、白朴齐名,号称“元曲三大家”。虞集的诗词以清丽婉约、情感细腻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烛影摇红》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虞集生活在元代后期,面对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他通过诗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诗人借助雪映、阳台、衣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温暖的氛围。开篇的“雪映虚檐”,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与孤寂,而“梦魂正绕阳台近”则引入了梦境与现实交织的主题,暗示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思念。
全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春暖花开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而“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则反映了对欢乐时光的期待与珍惜,表现出一种对生活乐趣的热爱。
此外,诗中虽有对过往的缅怀,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可惜闲情未领”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使整首诗在温暖的表象下透出一丝哀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映虚檐:雪花映照在空荡的屋檐上,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梦魂正绕阳台近:梦中的灵魂徘徊在阳台附近,暗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
- 朝来谁为护重笼:早晨的到来,谁来保护这份沉重的情感与思绪。
- 云卧衣裳冷:衣裳在云中显得冷淡,象征着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 应念兰心薰性:想起兰花的气质,暗示文人的情感与追求。
- 对芳年才华自信:面对美好的春天,对自身才华充满自信。
- 洞房春暖:温暖的洞房,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 换羽移宫,珠圆丝莹:描绘出华丽的场景,暗喻美好与生机。
- 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红牙的印痕依然存在,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期待醉翁的到来,引导听莺声,反映对欢乐的渴望。
- 可惜闲情未领:感叹未能领略到那份闲适的情感。
- 雕梁尘销雾暝:雕梁上的尘埃消散,象征着一切的清新与明亮。
- 几回清夜,月转西廊,梧桐疏影:在清冷的夜晚,月光照射在西廊,梧桐的影子疏落而美丽,展现了诗人对夜晚宁静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魂绕阳台”,通过梦魂的描绘,传达思念之情。
- 拟人:如“月转西廊”,赋予月亮以人的动作,增强诗意。
- 对仗:如“珠圆丝莹”,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温暖中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孤独与冷清。
- 阳台:象征着思念与回忆。
- 兰心: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与气质。
- 洞房:象征着温暖与幸福。
- 月光:象征着清冷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雪映虚檐”,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欢快
- D. 兴奋
-
“应念兰心薰性”中的“兰心”指代什么?
- A. 美好的爱情
- B. 文人的气质
- C. 自然的美景
- D. 诗人的追求
-
诗中“可惜闲情未领”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 A. 满足
- B. 失落
- C. 自信
- D.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更多的是从女性的细腻视角出发,展现情感的深邃和复杂。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为豁达与洒脱,与虞集的细腻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曲三大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