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时间: 2025-01-14 16:56: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作者: 蒋士铨 〔清代〕
池馆凉生,晚风吹月黄昏乍。
谁抛小镜贴鸥波,肩影罗衫亚。
两朵珊瑚笔架。对沉吟玉纤齐下。
双声叠韵,鸾凤和鸣,倩他描画。
越国江山,潞河烟景都无价。
莲花庄子且安居,过了今年夏。
明岁曲江宴罢。彩豪簪钗梁同挂。
天街归后,御烛光摇。细君欢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夜,月光下的池馆凉意袭来,晚风轻轻吹动。谁把小镜子洒在鸥波之上,映出肩上的轻罗衫影。两朵珊瑚状的笔架,静静地对着,似乎在沉吟,纤细的玉手轻柔地下垂。双声叠韵,如同鸾凤和鸣,恰似他人所描绘的美好画面。越国的江山,潞河的烟景,都是无价之宝。莲花庄子安静地生活,度过了这个夏天。明年曲江的宴席结束后,华丽的簪钗仍然高高挂着。回到天街后,烛光摇曳,细君欢笑迎接。
注释
- 池馆:池塘和馆舍的合称,指水边的建筑。
- 晚风:傍晚的风,带来清凉的感觉。
- 乍:突然,初时的意思。
- 小镜:指小巧的镜子,象征美丽。
- 鸥波:指鸥鸟在水波上飞翔的情景。
- 肩影罗衫:肩膀的影子,穿着轻薄的罗衫。
- 珊瑚笔架:形容笔架如同珊瑚般美丽。
- 沉吟:沉思或低声吟唱。
- 双声叠韵:指音节的重复和谐。
- 倩他:形容美丽的她。
- 越国江山:指古越国的江河山川。
- 潞河:指潞河的风景。
- 莲花庄子:指一个宁静的地方,象征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士铨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描绘了诗人在夏夜的悠闲与宁静,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夏夜的宁静氛围。开篇几句通过“池馆凉生”和“晚风吹月”展现了傍晚的清凉与美丽,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谁抛小镜贴鸥波”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灵动,似乎在问谁在水面上洒下了美丽的倒影,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珊瑚笔架”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向往,显示出文人雅士的气质。诗中“鸾凤和鸣”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愉快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诗人在描绘越国江山的美丽与无价时,流露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并通过“明岁曲江宴罢”的展望,表现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池馆凉生,晚风吹月黄昏乍:描绘傍晚时分,池塘边的凉意与晚风轻拂的场景。
- 谁抛小镜贴鸥波,肩影罗衫亚:问谁将小镜子洒在水面,映出肩上的轻衫影子,表达了对美丽的向往。
- 两朵珊瑚笔架:用“珊瑚”形容笔架,暗示了文人的雅趣。
- 对沉吟玉纤齐下:描写沉思的情景,展现了文人的气质。
- 双声叠韵,鸾凤和鸣:形容诗歌的音韵和谐,表达友谊的美好。
- 越国江山,潞河烟景都无价:赞美了故土的美丽,表露出对家乡的热爱。
- 莲花庄子且安居,过了今年夏:表达了一种安居乐业的生活态度。
- 明岁曲江宴罢,彩豪簪钗梁同挂:展望未来的宴会,描绘华丽的场景。
- 天街归后,御烛光摇,细君欢迓:描绘回家的情景,烛光摇曳,细君迎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肩影罗衫”比喻轻盈的身影。
- 拟人:如“晚风吹月”赋予风以动作。
- 对仗:如“彩豪簪钗梁同挂”与上下文形成对称。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馆:象征静谧与安宁。
- 晚风:代表自然的舒适与清凉。
- 小镜:象征女性的美丽和柔情。
- 鸥波:寓意自由与灵动。
- 珊瑚笔架:象征文人的雅趣与情操。
- 莲花:象征纯洁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晚风”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 A. 温暖
- B. 清凉
- C. 寒冷
- D. 干燥
-
“鸾凤和鸣”主要指什么?
- A. 美丽的鸟
- B. 友谊的和谐
- C. 自然的声音
- D. 生活的宁静
-
诗人对越国江山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赞美
- C. 无所谓
- D. 忽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蒋士铨的《烛影摇红》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美丽,但蒋士铨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对友谊的珍视,而李白则更多地体现了孤独与对酒的沉醉。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华诗词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