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初喜大人回自岭南遂携儿谔北行送之 其一》
时间: 2025-01-14 11:52: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乍喜吾亲返,还携稚子行。
风沙千里道,雨露九重城。
旧帆江潮远,新装岭瘴清。
长秋官属盛,去可接簪缨。
白话文翻译:
我刚刚喜悦于亲人归来,还带着孩子一起走。
风沙弥漫的路途千里,雨露滋润的城池层层叠叠。
旧船在江潮中远去,新装的衣物在岭南的瘴气中清亮。
秋天的官员众多,前往可接待高官显贵。
注释:
- 乍:刚、突然。
- 稚子:幼小的孩子。
- 风沙千里道:指路途漫长,风沙多。
- 雨露九重城:形容城市繁华,雨露滋润。
- 旧帆:旧船的帆。
- 江潮:江水涨潮。
- 岭瘴:岭南地区特有的瘴气。
- 簪缨:指高官显贵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莱,元代诗人,字仲华,号南庐,生于元代中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间百态,风格清新自然,以生活气息浓厚、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吴莱的亲人从岭南归来之时,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欢喜,同时带有对家国、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亲人归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诗的开头以“乍喜吾亲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期待,接着“还携稚子行”则传达了家庭团聚的温暖。接下来的“风沙千里道,雨露九重城”,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路途的艰辛与归家的希望。诗中的“旧帆江潮远,新装岭瘴清”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岭南的清新,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最后两句“长秋官属盛,去可接簪缨”,不仅展现了社会的繁华与官场的热闹,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诗词解析:
- 乍喜吾亲返:初见亲人归来,心中喜悦。
- 还携稚子行:携带着幼子同行,家庭的温馨。
- 风沙千里道:路途漫长,象征人生的坎坷。
- 雨露九重城:形容城市的繁华,象征希望。
- 旧帆江潮远:旧的生活已去,新的生活在前。
- 新装岭瘴清:新生活的开始,象征着清新与希望。
- 长秋官属盛:官场繁华,人生的另一面。
- 去可接簪缨:期待未来的相聚,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沙千里道,雨露九重城”形成显著的对比。
- 比喻:用“旧帆”与“新装”象征过去与未来。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亲人归来的喜悦与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热爱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亲人:象征家庭的团圆与温暖。
- 稚子:象征未来与希望。
- 风沙与雨露:象征人生的艰难与美好。
- 旧帆与新装:象征过去与未来的对比。
- 官属与簪缨:象征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乍喜吾亲返”中的“乍”是什么意思?
- A) 一直
- B) 刚、突然
- C) 很久
-
“风沙千里道”描述了什么?
- A) 路途遥远
- B) 风景优美
- C) 生活富足
-
诗中提到的“稚子”指的是?
- A) 年长者
- B) 幼小的孩子
- C) 学者
答案:
- B) 刚、突然
- A) 路途遥远
- B) 幼小的孩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吴莱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均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期待,但吴莱更侧重于家庭的团聚情感,而王维则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壮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传》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