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寇十一二首》

时间: 2025-01-19 15:34:48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可须五斗轻千里,赖有斯人未肯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和寇十一二首
作者: 陈师道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可须五斗轻千里,赖有斯人未肯忘。


白话文翻译:

与世俗相违,我自己又怎么能估量呢?
为了谋生而无计可施,随意尝试真是徒劳。
在场合中装腔作势,结果显得非常笨拙;
一笔误写成了苍蝇,难道这能算什么长处?
我的名字不被青史所记录,
我将要在白云乡中终老。
若要五斗的轻松走千里,
多亏有这样的人,始终未曾忘记我。


注释:

  1. 自量: 自我估量、判断。
  2. 资身: 谋生,谋取生活的手段。
  3. 逢场作戏: 在特定场合中表现,通常指为了迎合某种场合而做作。
  4. 误笔成蝇: 原指写作中的错误,形象地表述出一个不必要的东西。
  5. 青史: 用于比喻历史记载,特别是对人物的评价。
  6. 白云乡: 指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或理想的归宿。
  7. 五斗: 指轻松的生活方式,常用来形容安逸的状态。

典故解析:

“青史”一词常见于古代文学中,指的是史书中对重要人物的记载;而“白云乡”则有隐逸、归隐的意味,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8-1100),字景元,号卧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洒脱见称,常有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对自身处境和社会关系的反思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首句“与世相违孰自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与世俗不合的深刻体认,似乎在说自己无法用常规的人生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名利的淡泊,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名字不归青史笔”,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名声的淡漠,反而更珍视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尤其是最后提到的“赖有斯人未肯忘”,则是对友情的珍重和感激之情的流露。

整首诗在情感上兼具悲凉与温暖,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与纠结,又有对友谊的感激与依赖,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世相违孰自量: 反映诗人对自我位置的迷茫与对世俗的反叛。
  2. 资身无策漫多方: 表达了对生活无计可施的无奈。
  3. 逢场作戏真呈拙: 形象地表现出在社交中做作的尴尬。
  4. 误笔成蝇岂所长: 自嘲对生活错误的无奈之感。
  5. 名字不归青史笔: 反映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6. 形容终老白云乡: 体现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7. 可须五斗轻千里: 表达了对轻松生活的渴望。
  8. 赖有斯人未肯忘: 强调了友情的宝贵与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 “误笔成蝇”,用苍蝇比喻无用之物,生动形象。
  • 对仗: 诗中多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然与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 象征自由与超脱的生活。
  • 五斗: 象征轻松安逸的生活状态。
  • 苍蝇: 代表无用和错误,反映人生中的失误与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与世相违孰自量”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世俗的追求
    • B. 自我价值的迷茫
    • C. 友情的珍视
  2. “名字不归青史笔”意指诗人:

    • A. 渴望出名
    • B. 对名声的淡漠
    • C. 对历史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定风波》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与陶渊明的隐逸思想,两者都体现出对世俗的逃避和对自然的向往,但陈师道更强调与人际关系的联系,而陶渊明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安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