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北邙山二首 其二 杨果 〔金朝〕 魏家池馆姚家宅,佳卉而今采作薪。 水北水南三二月,旧时多少看花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魏家的池塘和姚家的宅院,曾经美丽的花卉如今被当作柴火。在水北水南的三二月间,曾经有多少人前来观赏这些花朵。
注释: 字词注释:
- 魏家池馆:指魏家的园林。
- 姚家宅:指姚家的住宅。
- 佳卉:美丽的花卉。
- 采作薪:被采集当作柴火。
- 水北水南:指河流的北岸和南岸。
- 三二月:指春季的三月和二月。
- 看花人:前来观赏花卉的人。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果,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展现了金朝时期的文化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北邙山时,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繁华如今已成过往,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魏家池馆和姚家宅院的描绘,展现了时光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诗中的“佳卉而今采作薪”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曾经美丽的花卉如今只能被当作柴火,象征着曾经繁华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后两句“水北水南三二月,旧时多少看花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通过回忆曾经赏花的人群,凸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魏家池馆姚家宅”:描绘了两个曾经繁华的地点,魏家的池塘和姚家的宅院。
- “佳卉而今采作薪”:表达了这些地方曾经美丽的花卉如今只能被当作柴火,象征着繁华的消逝。
- “水北水南三二月”:指春季的三月和二月,是赏花的时节。
- “旧时多少看花人”:回忆曾经在这个时节前来赏花的人群,凸显了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佳卉而今采作薪”中的“采作薪”比喻了曾经美丽的花卉如今只能被当作柴火,形象地表达了繁华的消逝。
- 对仗:“水北水南三二月”中的“水北水南”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感慨。通过描绘曾经繁华的景象如今已不复存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魏家池馆:象征着曾经的繁华。
- 姚家宅:象征着曾经的繁华。
- 佳卉:象征着美丽和生机。
- 采作薪:象征着消逝和无奈。
- 水北水南:象征着广阔的空间。
- 看花人:象征着曾经的欢乐和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佳卉而今采作薪”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美丽的花卉如今只能被当作柴火 B. 美丽的花卉被人们采摘 C. 美丽的花卉被人们欣赏 答案:A
-
诗中的“水北水南三二月”指的是什么时节? A. 夏季 B. 春季 C. 秋季 答案:B
-
诗中的“旧时多少看花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怀念 C. 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王之涣:与杨果的这首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杨果的诗则通过具体的景象来表达这种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金朝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