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
时间: 2025-01-03 03:32: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春温红玉。纤衣学翦娇鸦绿。夜香烧短银屏烛。偷掷金钱,重把寸心卜。翠深不碍鸳鸯宿。采菱谁记当时曲。青山南畔红云北。一叶波心,明灭澹妆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温暖如同红玉般柔和,纤细的衣裳学着剪裁出娇嫩的鸦青色。夜晚的香气在短小的银屏烛光中袅袅升起。偷偷地掷下金钱,重新用心占卜未来。幽深的翠绿并不妨碍鸳鸯依偎栖息。采菱的人又有谁记得当时那首曲子?青山在南边,红云在北边。一叶小船在波心荡漾,明灭之间如同淡妆轻拂。
注释:
- 红玉:形容春天的温暖,色泽鲜艳。
- 纤衣:指轻薄的衣物。
- 娇鸦绿:形容颜色清新、柔美。
- 银屏烛:指用银色屏风和蜡烛,营造出温馨的夜晚氛围。
- 偷掷金钱:比喻占卜、预测未来的行为。
- 翠深:形容幽绿的环境。
- 鸳鸯:象征爱情和和谐。
- 采菱:指在水中采摘菱角的人,隐喻往事。
- 青山南畔红云北:描绘山水相间的景色。
- 一叶波心:比喻小船在水面上的轻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淡如,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作品多表现出浓厚的抒情氛围。
创作背景:此首词作于宋代盛行的词风之中,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富有诗意的春夜场景,流露出对爱情和生活的感慨。吴文英在词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境界。
诗歌鉴赏:
《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通过精致的描写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开篇以“春温红玉”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词人通过“纤衣学翦娇鸦绿”描绘了春天的清新气息,展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夜晚的“短银屏烛”与“夜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词中“偷掷金钱,重把寸心卜”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似乎在暗示着对爱情的渴望与犹豫。接下来的“翠深不碍鸳鸯宿”则进一步强调了爱情的美好与坚固,尽管环境幽深,依然不妨碍情感的寄托。
“采菱谁记当时曲”一句引发了对往昔的回忆,承载着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与感慨。最后,青山与红云的描写则为全诗增添了自然的壮丽,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情感。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吴文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温红玉:春天的温暖像是红玉一样温柔,带来生机。
- 纤衣学翦娇鸦绿:轻薄的衣服似乎在学习着春天的娇嫩色彩。
- 夜香烧短银屏烛:夜晚的香气在短小的银屏烛光中弥漫。
- 偷掷金钱,重把寸心卜:偷偷地掷下金钱,重新占卜自己的心意。
- 翠深不碍鸳鸯宿:幽深的翠绿环境并不妨碍鸳鸯的栖息。
- 采菱谁记当时曲:在水中采菱的人又有谁记得那首曲子?
- 青山南畔红云北:青山在南边,红云在北边,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一叶波心,明灭澹妆束:一叶小船在波心轻轻荡漾,明灭之间如同淡妆轻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温红玉”,用红玉比喻春天的温暖。
- 拟人:如“纤衣学翦娇鸦绿”,赋予衣物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与爱情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盼,流露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玉:象征温暖与美好。
- 纤衣:象征轻盈与柔美。
- 鸳鸯:象征爱情与和谐。
- 青山:象征自然的壮丽。
- 波心:象征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文英
D. 苏轼 -
词中提到的“翠深不碍鸳鸯宿”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渴望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孤独的感慨 -
“春温红玉”中“红玉”象征什么? A. 阳光
B. 温暖
C. 爱情
D. 生命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吴文英的《醉落魄》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春景、爱情为主题,但吴文英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感悟,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出对离别的伤感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