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

时间: 2025-01-06 07:43:22

聃书深远绝难窥,止足书中向上机。

但看杖扶博山入,不知扇赐曲江归。

年饥方虑沟中瘠,旰食欲令天下肥。

念此令人生内热,溪边赖有涤烦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聃书深远绝难窥,止足书中向上机。
但看杖扶博山入,不知扇赐曲江归。
年饥方虑沟中瘠,旰食欲令天下肥。
念此令人生内热,溪边赖有涤烦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深邃和难以理解的感慨,书中有无限的智慧。看那杖子扶着博山的身影,却不知道扇子送我回到曲江的方向。面对饥荒,我担忧田地的贫瘠,想要丰盈天下却又食不果腹。想到这些使我心中烦热,所幸溪边有涤烦的石头可以依赖。

注释:

字词注释

  • 聃书:指老子所著《道德经》。
  • 博山:博山,古地名,意指高远的境界。
  • 曲江:古地名,指曲江河,常与文人雅士的聚集相关。
  • 年饥:指饥荒的年份。
  • 旰食:指晚餐,即天黑后进食。
  • 涤烦矶:指溪边洗涤心烦的石头。

典故解析

  • 老子:道家创始人,其思想深远影响中国文化。
  • 曲江:与唐代诗人王维、白居易等人的诗作相关,常出现于文人墨客的聚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饥荒年代,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忧虑。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书籍的深邃思考,引入了对生活现实的沉重感受,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提到“聃书”,说明作者对老子哲学的推崇,强调了知识的深远与难以捉摸,表现出一种对智慧的追求与敬仰。接着,诗人以“杖扶博山”与“不知扇赐曲江”的对比,隐喻了人生的曲折与方向的迷失。饥荒的忧虑又使得诗的基调更为沉重,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生存状况的影响。

最后一句提到“溪边赖有涤烦矶”,寓意在复杂的人生中,诗人仍然保有一丝依靠与希望。尽管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难以避免,但自然的宁静和清澈也能为心灵带来片刻的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聃书深远绝难窥:表达对老子《道德经》思想的深邃感慨。
  2. 止足书中向上机:强调书中蕴含的智慧与道理。
  3. 但看杖扶博山入:描绘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高远与追求。
  4. 不知扇赐曲江归:暗示人生的迷惘与失落。
  5. 年饥方虑沟中瘠:反映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的影响。
  6. 旰食欲令天下肥:表明对社会繁荣的渴望与现实的冲突。
  7. 念此令人生内热:忧虑与烦恼使内心焦灼。
  8. 溪边赖有涤烦矶:自然的宁静给予心灵的慰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杖扶博山”比喻人生的追求。
  • 对仗:如“年饥”与“旰食”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宁静的向往与依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聃书:象征智慧与哲理的深邃。
  • 博山:代表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 曲江:象征内心的迷惘与归属。
  • 涤烦矶:象征自然中的安宁与心灵的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聃书”指的是哪个文本?

    • A.《论语》
    • B.《道德经》
    • C.《孟子》
  2. “杖扶博山”意指什么?

    • A. 生活的目标
    • B. 自然的景色
    • C. 人生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溪边赖有涤烦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知识
    • C. 心灵的宁静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人心的关系,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而刘克庄的诗则更为沉重,探讨了社会动荡对个人心境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