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遇旧友 吴伟业 〔明代〕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已经错过了才追上去询问,仔细一看原来是老朋友。在动荡离乱中哪里能相见,得到的消息都难以确认真假。擦干眼泪惊魂稍定,举杯交谈笑声频频。他决定搬家来和我同住,我们两个白发老人都是遗民。
注释:
字词注释:
- 已过:已经错过。
- 追问:追上去询问。
- 乱离:动荡离乱。
- 苦难真:难以确认真假。
- 拭眼:擦干眼泪。
- 惊魂定:惊魂稍定。
- 衔杯:举杯。
- 笑语频:笑声频频。
- 移家:搬家。
- 就吾住:来和我同住。
- 白首:白发老人。
- 遗民:指在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
典故解析:
- 遗民:在中国历史上,遗民常指那些在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他们往往有着深厚的故国情怀和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婉约的爱情诗,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时期,人们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老友重逢的情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与旧友在乱世中重逢的情景。首联“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惊喜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战乱中人们的无奈和迷茫。颔联“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突出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性。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对话,展现了诗人与旧友重逢后的喜悦和安定,以及他们选择共同生活的决心,体现了在动荡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诗人错过了与旧友的相遇,但随后追上去询问,发现对方是自己的老朋友,表达了惊喜和感慨。
- 颔联:在动荡离乱的时代,人们很难相见,得到的消息也难以确认真假,反映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性。
- 颈联:诗人与旧友重逢后,擦干眼泪,惊魂稍定,举杯交谈,笑声频频,展现了重逢后的喜悦和安定。
- 尾联:旧友决定搬家来和诗人同住,两个白发老人都是遗民,体现了他们在动荡时代中选择共同生活的决心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 拟人:通过拟人手法,如“消息苦难真”,赋予消息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在动荡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通过诗人与旧友的重逢,展现了他们在乱世中的无奈、惊喜、喜悦和安定,以及他们选择共同生活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离:象征动荡的时代和人们的不安定生活。
- 消息苦难真:象征战乱中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人们的迷茫。
- 拭眼惊魂定:象征重逢后的喜悦和安定。
- 衔杯笑语频:象征重逢后的欢乐和温馨。
- 白首两遗民:象征在动荡时代中坚守故国情怀的老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已过才追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惊喜 B. 遗憾 C. 无奈 D. 愤怒
-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反映了什么? A. 战乱中人们的不安定生活 B. 诗人对旧友的思念 C. 诗人对时局的乐观 D. 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 “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体现了什么? A. 诗人对旧友的依赖 B. 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C. 诗人对故国情怀的坚守 D. 诗人对旧友的感激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钱谦益的《后赤壁赋》:同样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遭遇。
- 龚鼎孳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通过长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吴伟业的《遇旧友》与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两者都描绘了诗人与旧友的重逢,但吴诗更侧重于战乱背景下的情感表达,而杜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吴伟业诗选》:收录了吴伟业的代表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明末清初诗歌研究》:探讨了明末清初诗歌的特点和社会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