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_席上偶谈蜀》
时间: 2025-01-06 04:18: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调·折桂令_席上偶谈蜀》
席上偶谈蜀汉事,
因赋短柱体鸾舆。
三顾茅庐,汉祚难扶,
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
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
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
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白话文翻译:
在宴席上偶然谈起蜀汉的往事,
于是赋诗写下这短短的句子。
提到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汉朝的基业难以振兴,
夕阳西下,映照着桑树和榆树。
渡过南泸河,长驱进入西蜀,
奋力抵挡东吴的进攻。
周瑜的高明计策真令人赞美,
而关羽的死去让人感到悲伤。
天命的盈亏,造物的法则,
问你怎么看,是否该早早回归呢?
注释:
- 短柱体鸾舆:指代一种简短的诗句,鸾舆象征着高贵和神秘,暗指诗的深远含义。
- 三顾茅庐:典故出自《三国演义》,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以求其出山辅佐,象征着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
- 日暮桑榆: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树与榆树常用来象征老年。
- 深渡南泸:指渡过南泸河,象征着艰难的征程。
- 力拒东吴:指蜀汉与东吴之间的战争,表现出蜀汉的困境与斗争。
- 云殂:意思是去世,指关羽的死,表现出对英雄的惋惜。
典故解析:
- 三顾茅庐:这个典故强调了诚意与智慧的重要性,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不惜多次亲自前去拜访,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
- 周瑜:东吴的名将,以其智慧和谋略著称。诗中对周瑜的赞美,表明了对英雄的钦佩。
- 关羽云殂:关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其死去被视为蜀汉的一大损失,诗中对他的悲伤反映了历史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集,元代诗人,字子文,号白云,江苏常州人。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民间特色,擅长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品常蕴含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双调·折桂令_席上偶谈蜀》是在宴席上即兴而作,表现了对蜀汉历史的回忆与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对历史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宴席谈论蜀汉的往事,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便以“席上偶谈蜀汉事”引入,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但随即转入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对蜀汉兴衰的感慨。词中提到的“三顾茅庐”不仅是对刘备与诸葛亮关系的叙述,更是对人才与智慧的高度重视的体现。接下来,通过“深渡南泸,长驱西蜀”,表现出蜀汉在面临外敌东吴的压力下的艰难与坚持,展现了英雄的气概和不屈的精神。
词中美誉周瑜的“妙术”,显示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而对“关羽云殂”的悲叹,则进一步加深了历史的沉重感,表现出英雄的命运与历史的无情交织。最后“天数盈虚,造物乘除”,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规律与命运的安排,结尾的“问汝何如,早赋归欤”更是引发对人生选择的深思。
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个人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虞集作为元代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席上偶谈蜀汉事:开篇点明场景与主题,设定谈话背景。
- 因赋短柱体鸾舆:从谈话引出赋诗的动机,表达对话题的热情。
- 三顾茅庐,汉祚难扶:引用典故,感叹蜀汉的困境。
- 日暮桑榆:隐喻历史的衰落与个人的晚年。
-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描绘蜀汉的艰难征程与坚持不懈。
- 力拒东吴:显示蜀汉的英勇抵抗与斗争精神。
- 美乎周瑜妙术:赞美周瑜,强调智慧与谋略的重要性。
- 悲夫关羽云殂:对关羽的去世表示惋惜,增强情感深度。
-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引出对命运与历史规律的思考。
- 问汝何如,早赋归欤:发人深省,邀请读者思考自身的选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比喻:日暮与桑榆的比喻,隐含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
- 典故:多处引用历史典故,增加了诗词的文化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词主题围绕对蜀汉历史的追忆与反思,表现出对英雄的崇敬与对历史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事无常的深刻理解和人生哲理的探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汉: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衰落。
- 三顾茅庐:代表对人才的尊重与重视。
- 周瑜:智慧与谋略的象征。
- 关羽:忠诚与英雄的象征。
- 南泸:象征艰难的征程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席上偶谈蜀汉事”中的“席”指什么? A. 餐桌
B. 会议
C. 座位
D. 办公室 -
“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哪个历史小说?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
诗中提到“悲夫关羽云殂”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A. 恼怒
B. 惊讶
C. 惋惜
D. 高兴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蜀相》
- 杨万里《秋夕》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历史与英雄,但更强调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 杜甫的《蜀相》:直接表现了对诸葛亮的崇敬与蜀汉的哀伤,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元杂剧与诗词研究》
- 《三国演义》原著
- 《元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