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淮南故将军家有歌妓,才容自许,》
时间: 2025-01-19 17:2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愿一见公,竟不及见而卒。
客有为以赋此曲者雪映虚檐,梦魂正绕阳台近。
朝来谁为护重笼,云卧衣裳冷。
应念兰心薰性。对芳年才华自信。
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
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
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
可惜闲情未领。但雕梁尘销雾暝。
几回清夜,月转西廊,梧桐疏影。
白话文翻译:
我只想见你,然而最终却没有机会相见便已去世。
有人为此曲作赋,犹如雪映在空旷的檐下,梦魂正绕着阳台徘徊。
今天早晨,谁来保护这个沉重的笼子,云朵下的衣裳却是冰冷的。
应当想到兰花的心性,面对年轻的才华我充满自信。
洞房春暖,换上羽衣移宫,珠子圆润,丝线光滑。
板子压着红牙,手指的痕迹仍在,余香已散去。
当时只等醉翁的到来,教我听那黄莺的鸣声。
可惜我未能领会那份闲情。然而雕梁上的尘埃已被雾霭消散。
几度在清夜中,月光转向西廊,梧桐树的疏影映照。
注释:
- 愿一见公:希望能见到你。
- 竟不及见而卒:最终连见面都未能便去世了。
- 雪映虚檐:像雪映照在虚空的屋檐上,形容清冷的环境。
- 兰心薰性:兰花的心性,象征清雅、高洁的品德。
- 珠圆丝莹:形容珠子圆润,丝线光滑,象征美好与珍贵。
- 雕梁尘销雾暝:雕刻的梁上尘埃已经被雾霭消散,形容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集(约1290-1340),元代诗人,字子美,号天山,出生于江苏。虞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而著称,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人心惶惶,作者通过描绘个人情感,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以“愿一见公”引出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仿佛在述说一个悲伤的故事。随后的意象如“雪映虚檐”、“云卧衣裳冷”都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份美好已然不再,留下的只是对往昔的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青春才华的自信,也有对逝去爱情的惋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愿一见公,竟不及见而卒:表达了对未能见面的遗憾。
- 客有为以赋此曲者雪映虚檐:说明有人为此诗作赋,带出一种孤寂的感觉。
- 朝来谁为护重笼:暗示了生活的沉重与无奈。
- 应念兰心薰性:提到高洁的品德,展现了内心的自信。
- 洞房春暖,换羽移宫:描绘了春暖花开的美好景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 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强调期待与渴望的情感。
- 可惜闲情未领:对未能体会到的美好感到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映虚檐”,用雪来象征清冷的环境。
- 拟人:如“梦魂正绕阳台近”,赋予梦魂以人的情感。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青春的渴望与失去的惋惜,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与孤独,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兰心:象征高洁、独立的品德,传达出内心的自信。
- 洞房春暖:象征着爱情与希望,表现出对美好的期待。
- 月转西廊: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愿一见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友情的期待
- B. 对爱情的遗憾
- C. 对生活的满意
- D. 对未来的迷茫
-
诗中提到的“兰心”象征着什么?
- A. 爱情
- B. 高洁的品德
- C. 美好回忆
- D. 生活的希望
-
“洞房春暖”中的“春暖”象征着什么?
- A. 冷漠
- B. 新生与希望
- C. 失落与遗憾
- D. 过去的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现对爱情与青春的思考。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比较虞集与李清照在爱情主题中的表现,虞集的情感更为内敛,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虞集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