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二首》
时间: 2025-01-01 17:51: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齐二首
作者:韩偓
任道骄奢必败亡,且将繁盛悦嫔嫱。
几千奁镜成楼柱,六十间云号殿廊。
后主猎回初按乐,胡姬酒醒更新妆。
绮罗堆里春风畔,年少多情一帝王。
神器传时异至公,败亡安可怨匆匆。
犯寒猎士朝频戮,告急军书夜不通。
并部义旗遮日暗,邺城飞焰照天红。
周朝将相还无体,宁死何须入铁笼。
白话文翻译
任凭骄奢的道理必然会导致灭亡,何不在繁盛中取悦妃嫱。
几千面妆镜成为楼柱,六十间云雾缭绕的殿堂。
后主刚刚打猎归来,乐声初起,胡姬酒醒后重新化妆。
华丽的绮罗堆积在春风旁,年轻多情的帝王。
神器传承的时光与公道不同,败亡又怎能怨恨匆匆?
寒冷的猎士早晨频繁被屠戮,急报书信在夜里无法传通。
并部的义旗遮蔽了日光,邺城的火焰照亮了天际。
周朝的将相尚且无体面,宁愿死去何必进铁笼?
注释
- 骄奢:指奢侈与骄纵。
- 后主:指的是南朝的刘后主。
- 胡姬:指的是外族的女子,这里特指歌舞伎。
- 神器:指国家的法宝、权力象征。
- 并部:指部队或兵力。
- 邺城:古代城市,在诗中象征战乱之地。
典故解析
- 后主:出自《南史》,代表南朝的刘后主,以奢靡著称,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 周朝将相:指周朝的将领,强调即使在困境中,仍有忠义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850年—约900年),唐末诗人,号“天水”。他以写景抒情见长,其作品多描写历史兴亡,关心国家命运。
创作背景
《北齐二首》创作于唐代,背景是对北齐王朝的反思与批判,反映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的不满。
诗歌鉴赏
《北齐二首》通过对历史兴亡的描绘,揭示了骄奢与腐败的必然结果。诗中开篇即指出奢靡的生活终究会导致灭亡,紧接着描绘了繁华的宫廷生活,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对比。后主在享乐中忘却了国家的安危,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覆灭,这体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深刻批判。
而后半部分则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惨烈和绝望,诗中提到的“犯寒猎士朝频戮”,表现出战士的悲惨命运和国家的危机。并部的义旗遮蔽日光,象征着战乱带来的无尽黑暗与恐慌。最后一句“宁死何须入铁笼”,更是表达了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表面上是对战士的呼喊,实际上是对当权者的警示。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也体现了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警示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任道骄奢必败亡:奢侈骄纵的生活必然导致失败与灭亡。
- 且将繁盛悦嫔嫱:在繁华中取悦妃子,反映统治者的腐化。
- 几千奁镜成楼柱:形象地表现了奢华的宫殿装饰。
- 六十间云号殿廊:描绘了宏伟的建筑,体现了奢华。
- 后主猎回初按乐:后主刚刚打猎归来,生活的奢靡。
- 胡姬酒醒更新妆:外族女子在酒醒后重修妆容,体现了浮华。
- 绮罗堆里春风畔:华丽的绸缎堆积,春风使人陶醉。
- 年少多情一帝王:年轻的帝王沉醉于美色。
- 神器传时异至公:神器的传承在历史中与公道相悖。
- 败亡安可怨匆匆:国家的覆灭又怎能怨恨时间的匆忙?
- 犯寒猎士朝频戮:寒冷的早晨,猎士遭到屠戮。
- 告急军书夜不通:急报无法在夜里传递,反映了战乱的混乱。
- 并部义旗遮日暗:义军的旗帜遮蔽了阳光,暗示战乱。
- 邺城飞焰照天红:邺城的火焰映红了天空,象征战火。
- 周朝将相还无体:即使是周朝的将相也没有体面。
- 宁死何须入铁笼:宁愿死去也不愿被囚禁,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奢华与毁灭的对比,突显历史的教训。
- 比喻:通过“神器传时异至公”表达对公道的缺失。
- 拟人:将“春风”拟人化,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警示统治者,骄奢腐化终将导致国家的灭亡。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令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骄奢:象征腐化的生活方式。
- 神器:国家权力的象征。
- 义旗:反抗与希望的象征。
- 火焰:战乱与毁灭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以下哪一句反映了奢侈的生活? A. 击鼓鸣金
B. 任道骄奢必败亡
C. 青山绿水 -
“宁死何须入铁笼”的意思是? A. 宁死也不愿被囚禁
B. 宁愿活着
C. 入铁笼也无妨 -
诗中提到的“后主”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刘后主
C. 李世民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国家的悲惨,二者都在警示统治者对国家命运的忽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大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