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白晓燄燄,飞鸿秋冥冥。气节蚤已劲,勋名晚逾馨。冰霜蜀栈蹇,风雨秦关腥。一范不可作,岷峨千古青。
白话文翻译:
黎明的太白星闪耀着光芒,秋天的飞鸿在苍茫的天空中飞翔。气节早已坚定,功名在晚年更加芬芳。蜀道的冰霜使旅途艰难,秦关的风雨带着腥味。一个典范无法再造,岷峨山永远青翠。
注释:
- 太白:指太白星,即金星,黎明时出现在东方,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晓燄燄:燄燄,光亮的样子。
- 飞鸿:指大雁,常用来象征远行或传递消息。
- 秋冥冥:秋天的天空显得深远而模糊。
- 气节:指坚定的品格和节操。
- 蚤已劲:蚤,同“早”。劲,坚定有力。
- 勋名:功名,指在社会上的声望和成就。
- 晚逾馨:晚年更加芬芳,指晚年的成就更加显著。
- 蜀栈蹇:蜀栈,指蜀道的栈道,蹇,艰难。
- 秦关腥:秦关,指秦地的关隘,腥,指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 一范不可作:一个典范无法再造,指范仲淹这样的伟人无法再出现。
-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这里象征着永恒和不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范待制》是洪咨夔为了纪念范仲淹而作,表达了对范仲淹高尚品格和卓越功绩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范仲淹逝世后,洪咨夔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而创作的。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政治理念和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洪咨夔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敬仰和对其不朽精神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太白星、飞鸿、冰霜、风雨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范仲淹气节和勋名的赞颂,展现了范仲淹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功绩。诗中“太白晓燄燄,飞鸿秋冥冥”描绘了黎明时分的太白星和秋天飞翔的大雁,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以及远行和传递消息的意象。“气节蚤已劲,勋名晚逾馨”直接赞颂了范仲淹坚定的品格和晚年的显著成就。“冰霜蜀栈蹇,风雨秦关腥”则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难和秦关的腥风血雨,暗示了范仲淹在政治斗争中的坚韧和不屈。最后两句“一范不可作,岷峨千古青”则是对范仲淹不朽精神的最高赞颂,表达了对其永恒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白晓燄燄,飞鸿秋冥冥”:通过描绘黎明时分的太白星和秋天飞翔的大雁,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以及远行和传递消息的意象。
- “气节蚤已劲,勋名晚逾馨”:直接赞颂了范仲淹坚定的品格和晚年的显著成就。
- “冰霜蜀栈蹇,风雨秦关腥”: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难和秦关的腥风血雨,暗示了范仲淹在政治斗争中的坚韧和不屈。
- “一范不可作,岷峨千古青”:对范仲淹不朽精神的最高赞颂,表达了对其永恒的敬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太白星和飞鸿的比喻,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以及远行和传递消息的意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太白晓燄燄,飞鸿秋冥冥”,“气节蚤已劲,勋名晚逾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范仲淹高尚品格和卓越功绩的敬仰和赞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直接的赞颂,表达了对其不朽精神的永恒敬仰。
意象分析:
- 太白星: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飞鸿:象征着远行和传递消息。
- 冰霜蜀栈:象征着旅途的艰难。
- 风雨秦关:象征着政治斗争的残酷和血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太白晓燄燄”中的“太白”指的是什么? A. 太白山 B. 太白星 C. 太白酒 D. 太白笔 答案:B
-
诗中“飞鸿秋冥冥”中的“飞鸿”象征着什么? A. 远行 B. 传递消息 C. 秋天 D. 飞翔 答案:A
-
诗中“一范不可作”中的“一范”指的是谁? A. 范仲淹 B. 范成大 C. 范文正 D. 范纯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的另一篇著名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理念。
- 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另一篇著名作品,与范仲淹的作品一样,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理念。
诗词对比:
-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洪咨夔的《范待制》:两者都是对范仲淹的赞颂,但《岳阳楼记》更多地展现了范仲淹的政治理念,而《范待制》则更多地展现了范仲淹的高尚品格和卓越功绩。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咨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范仲淹全集》:收录了范仲淹的全部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文学成就和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