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咏怀寄集贤韦起居衮》
时间: 2025-01-04 07:51: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暮咏怀寄集贤韦起居衮
——郑谷〔唐代〕
寂寂风帘信自垂,
杨花笋箨正离披。
长安一夜残春雨,
右省三年老拾遗。
坐看群贤争得路,
退量孤分且吟诗。
五湖烟网非无意,
未去难忘国士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风轻轻地拂动着窗帘,杨花和新竹的嫩叶纷纷飘落。长安的春雨在夜间淅淅沥沥,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右省三年做拾遗的经历。坐在这里,看到众多贤士争相施展才华,诗人则独自在一旁吟咏诗篇。尽管五湖的烟雾弥漫,并非没有特别的用意,但他始终难以忘怀那些志同道合的国士。
注释
- 寂寂:形容安静的样子。
- 风帘:指窗帘,因风而轻轻垂下。
- 杨花:杨树的花絮,春天时分随风飘落。
- 笋箨:竹子的嫩叶,刚刚生长出来的部分。
- 右省:指唐代的一个官职,拾遗是指负责收集遗漏的文书。
- 群贤:众多有才德的人。
- 退量:表示退后思量,独自思考。
- 国士:指有才德的士人,品德高尚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谷(约 850 年-约 910 年),字景仁,号青莲,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末,诗人在长安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想起自己在右省的经历,并寄情于朋友韦起居衮,借以表达对才士的敬仰和对国士的怀念。
诗歌鉴赏
郑谷的《春暮咏怀寄集贤韦起居衮》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寂寂风帘信自垂”,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窗帘轻轻随风而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思考。接下来的杨花与笋箨,既是春天特有的景象,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长安的春雨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时光,诗人用“长安一夜残春雨”来表达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而“右省三年老拾遗”则传达了他在官场上经历的孤独与无奈,三年的时间似乎让他与外界渐行渐远。
坐看群贤争得路,诗人感受到众多才俊的奋斗与努力,然而自己却选择了独自吟诗,这一反差不仅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也折射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最后一句“五湖烟网非无意,未去难忘国士知”,表明他对志同道合者的深切怀念,尽管身处于繁华的长安,心中却始终怀念那些有志之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对官场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充满了哲思与情感的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寂寂风帘信自垂:窗帘在风中轻轻下垂,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杨花笋箨正离披:杨花和竹笋的嫩叶纷纷飘落,暗示春天的流逝。
- 长安一夜残春雨:长安的夜晚下着春雨,令人感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
- 右省三年老拾遗:提到自己在右省担任拾遗的经历,表现出孤独与思考。
- 坐看群贤争得路:看到众多才俊争相施展才华,体现出竞争与奋斗的氛围。
- 退量孤分且吟诗:选择独自吟咏,表达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的思考。
- 五湖烟网非无意:五湖的烟雾并非没有缘由,可能代表着诗人内心的迷茫。
- 未去难忘国士知:即使未离开,仍然难以忘怀那些有志之士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杨花等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联系,增强诗意。
- 拟人:将风帘与情感相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群贤争得路,孤分且吟诗”,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孤独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题围绕春天的流逝、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国士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友人深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帘: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思考。
- 杨花:代表春天的生命脆弱和短暂。
- 长安:繁华与孤独并存的象征。
- 群贤:才华横溢的人士,象征着理想与奋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右省”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种官职
C. 一种植物 -
“五湖烟网非无意”中的“五湖”指代什么?
A. 春天的景象
B. 友人的思念
C. 诗人心中的迷茫 -
诗人对“国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忘却
B. 怀念
C. 嫉妒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郑谷的《春暮咏怀》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但杜甫更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而郑谷则倾向于抒发个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