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进士王驾下第归蒲中(时行朝在西蜀)》

时间: 2024-09-19 21:23:36

失意离愁春不知,到家时是落花时。

孤单取事休言命,

早晚逢人苦爱诗。

度塞风沙归路远,傍河桑柘旧居移。

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进士王驾下第归蒲中(时行朝在西蜀)
作者:郑谷 〔唐代〕

失意离愁春不知,到家时是落花时。
孤单取事休言命,早晚逢人苦爱诗。
度塞风沙归路远,傍河桑柘旧居移。
应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听子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失意和离愁的感慨,春天的到来似乎与他的心情无关。回到家乡时正值落花时节,感受到孤独的他不愿再提命运,早晚碰到的人都是对诗歌苦苦追求的知音。归路在风沙中显得漫长,经过河边的桑树和柘树,旧居已经迁移。最后,他叹息自己又要去巴江,游子在路上悠悠地听着杜鹃的叫声。

注释

  • 失意:指意志未能实现,心中感到失落。
  • 离愁:因离别而生的忧愁。
  • 孤单:形容一个人独处,感到孤独。
  • 巴江:指的是巴蜀地区的江河,象征故乡。
  • 子规:杜鹃鸟,因其悲鸣而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字文宝,号青山,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以诗作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离愁别绪,情感真挚,富有时代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郑谷在西蜀时,表现了他对朋友王驾的祝福与自己内心的失落。在经历科举失败、人生不如意之后,郑谷通过诗歌传达了对归乡的思考与情感。

诗歌鉴赏

《送进士王驾下第归蒲中》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归乡的祝贺,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失落和孤独。诗中“失意离愁春不知”一句中,诗人以春天的无情映射自己心中的苦闷,似乎春天的繁华与自己的困境无关。接着,诗人通过“孤单取事休言命”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感慨,强调了在失意的境遇中,内心的苦楚与对诗歌的爱好。

“度塞风沙归路远”通过对归乡路途的描绘,强调了归家的艰辛与遥远,借用自然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最后一句“游子悠悠听子规”,则以杜鹃的哀鸣作为结尾,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失意离愁春不知:表达自己内心的失望和愁苦,春天的到来反而让他感到无奈。
  2. 到家时是落花时:回到家乡时正值花落之际,暗含对春去花落的惋惜。
  3. 孤单取事休言命:在孤独中,他不愿再谈论命运的无常。
  4. 早晚逢人苦爱诗:每天碰到的人都是对诗有苦苦追求的知音。
  5. 度塞风沙归路远:旅途漫长,穿越风沙,归家的路显得格外遥远。
  6. 傍河桑柘旧居移:经过河边的桑树和柘树,旧居已迁,感到时光流逝。
  7. 应嗟我又巴江去:感叹自己又要离开故乡,心中不免感到惆怅。
  8. 游子悠悠听子规:游子在路上听着杜鹃的哀鸣,感受到离别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内心的失落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无情的特质,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度塞风沙”与“傍河桑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探讨了人生中的失意与孤独,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命运的无奈。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对诗歌充满热爱,展现了人性中的坚韧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希望,但在诗中却表现为无情。
  • 落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 桑柘:代表故乡的记忆与归属感。
  • 子规:杜鹃的悲鸣象征离别与思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规”是指什么?

    • A. 一种鱼
    • B. 杜鹃鸟
    • C. 一种树
    • D. 一种花
  2. 诗人对命运的态度是:

    • A. 乐观
    • B. 无奈
    • C. 忽视
    • D. 抗拒
  3. 诗中“度塞风沙归路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失落
    • C. 兴奋
    • D. 轻松

答案

  1. B. 杜鹃鸟
  2. B. 无奈
  3.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展现了对国家和家国情怀的忧虑。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则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对往事的追忆,两者都涉及游子心中的愁苦,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