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彦志自台州候官至维扬》

时间: 2025-01-01 10:09:01

台州候吏扬州去,驿马回途一月期。

官寺偶分银烛坐,客楼每怪玉杯迟。

山中桃树仙人洞,天下琼花后土祠。

卢彦此游元不浪,锦囊收得数篇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卢彦志自台州候官至维扬》

台州候吏扬州去,
驿马回途一月期。
官寺偶分银烛坐,
客楼每怪玉杯迟。
山中桃树仙人洞,
天下琼花后土祠。
卢彦此游元不浪,
锦囊收得数篇诗。

白话文翻译:

台州的官吏前往扬州,
驿马在回程中预计一个月。
在官寺中偶然分坐银烛,
在客楼里总是觉得玉杯来得慢。
山中有桃树和仙人洞,
天下的琼花在后土的祠庙。
卢彦这次游玩不是白白浪费,
锦囊里收获了几篇诗作。

注释:

字词注释:

  • 候吏:指担任官吏的人。
  • 驿马:指专供驿站使用的马,主要用于传递公文和公差。
  • 官寺:指官员居住或办理公务的地方。
  • 银烛:指用银制成的蜡烛,象征着奢华和高雅。
  • 玉杯:指精美的酒杯,象征着饮酒的雅致。
  • 仙人洞:传说中隐士或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道教文化。
  • 琼花:指美丽的花,常用以形容花的美丽。

典故解析:

  • 桃树和仙人洞:在中国文化中,桃树常与长寿和仙人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 后土祠:指供奉土地神的庙宇,体现了对土地的崇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瞿智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平大致在元朝的中后期。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作多描绘山水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写了卢彦志在台州候官后前往扬州的途中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官员生活的闲适与文化修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诗的开头便设置了一个清晰的背景:官吏从台州出发,前往扬州,期间经历了一个月的旅程。这段旅程不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精神上的探索。接着,诗人描绘了在官寺中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景,银烛的光辉和玉杯的迟滞,传达了一种优雅而又带些惆怅的氛围。

随后,诗人提到的桃树和仙人洞,充满了道教文化的色彩,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在后土的祠庙中,琼花的盛开更是对自然美的礼赞,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最后一句,诗人自信地表示此次游玩并非浪费,反而在游历中收获了诗歌,显示出他作为诗人的自豪与坚定。

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沿途的风景,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流露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文化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台州候吏扬州去,” 交代了人物及背景。
  2. “驿马回途一月期。” 提到旅程的时间,暗示了旅途的漫长。
  3. “官寺偶分银烛坐,” 描述在官寺中聚会的场景,渲染气氛。
  4. “客楼每怪玉杯迟。” 表达了对饮酒时光的期待与焦急。
  5. “山中桃树仙人洞,” 引入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6. “天下琼花后土祠。” 赞美自然之美,表现对文化和历史的敬仰。
  7. “卢彦此游元不浪,” 自信表达游历的意义。
  8. “锦囊收得数篇诗。” 结尾点明收获,强调诗人的文化积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杯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仗:诗句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树:象征长寿与美好,寄托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仙人洞:隐喻追求精神境界与超然的生活。
  • 琼花:象征美丽与纯洁,体现了文化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驿马”是指什么? A. 传递公文的马
    B. 战马
    C. 牲口

  2. 诗人对“玉杯”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焦急
    C. 愤怒

  3. “山中桃树仙人洞”中的“仙人洞”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超然的生活
    C. 权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瞿智的《卢彦志自台州候官至维扬》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对比。前者更侧重于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而后者则强调旅途的快意与壮丽景色。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但风格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元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