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马援诗
(二帝已驰声,五溪还总兵。
受诏金鞍动,论功铜马成。
唯称聚米势,无惭意苡情。
虽谢云台影,犹传千载名。)
白话文翻译:
《赋得马援诗》可以翻译为:
马援的声名已传至二位皇帝,五溪之地仍归他统领。
他接受了皇命,披上金鞍,功勋被评定为铜马。
人们只称赞他聚拢粮食的力量,丝毫不觉得有失志向。
即使他已经在云台之下谢恩,但他的名声依然传颂千年。
注释:
- 二帝:指的是汉朝的两位皇帝,可能是汉武帝和汉昭帝。
- 五溪:指的是地名,历史上马援曾在此地担任统治职务。
- 金鞍:金色的鞍,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铜马:指的是根据功劳所铸造的铜马像,象征着功勋。
- 聚米势:聚集粮食的能力,强调马援的军事才能。
- 意苡情:意指不卑微于自己的情怀。
- 云台:传说中帝王所居之处,象征着高贵和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申礼,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风承继了前代的传统,注重情感与意象的结合,擅长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常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深刻的主题。
创作背景:
《赋得马援诗》创作于隋代,正值国家统一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马援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功绩的赞颂。马援是西汉著名的将领,以其军事才能和为国征战的精神而闻名。此诗借赞美马援,反映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以及对国家的期盼。
诗歌鉴赏:
《赋得马援诗》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英雄情怀的作品。诗中通过对马援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他在战争中的英勇和智慧,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敬仰。首句“二帝已驰声”便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马援的声望已经传遍皇宫,突显了他的重要性。而“五溪还总兵”则具体说明了他的职掌,强调了他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诗中通过“受诏金鞍动,论功铜马成”描绘了马援接受皇命后的荣耀瞬间,金鞍和铜马象征着权力与成就,显示了马援的地位和历史功绩。接着,诗人提到“唯称聚米势”,不仅是在赞美他的军事才能,更透露出对他务实精神的赞赏。这种精神在动荡的时代尤为重要,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
最后一句“虽谢云台影,犹传千载名”更是点睛之笔,虽然马援已在云台下谢恩,但他的名声和功业却将流传千古。这种对历史英雄的赞美,既是一种追忆,也是一种希望,寄托了对未来英雄的期待和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帝已驰声:马援的名声已经传至两位皇帝,表明他受到高度重视。
- 五溪还总兵:他在五溪地区仍然担任总兵,显示其权威和影响力。
- 受诏金鞍动:接受皇命,披上金鞍,象征着他的荣耀和责任。
- 论功铜马成:根据其功绩铸造铜马,代表着对他的功劳的认可。
- 唯称聚米势:人们只称赞他聚集粮食的能力,强调他在军事上的实用价值。
- 无惭意苡情:他对此并不感到羞愧,显示出他对自身价值的自信。
- 虽谢云台影:即使他在云台下谢恩,说明他谦逊。
- 犹传千载名:但他的名声却将世代相传,体现了他的伟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受诏金鞍动,论功铜马成”形成工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金鞍和铜马象征着权力、荣耀与成就,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 夸张:通过“千载名”夸大了马援的声望,强调其历史地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马援的描写,赞美了历史英雄的精神和功勋,反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对英雄形象的崇敬之情。这种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英雄的讴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援:历史英雄,象征着忠诚与勇气。
- 金鞍:权力与荣耀的象征。
- 铜马:功勋的象征,代表历史的铭刻。
- 云台:象征着高贵和权威的地方。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表面内容,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判断题:马援的声名仅限于地方,不为皇帝所知。(对/错)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金鞍”象征什么?
A. 努力
B. 荣耀与权力
C. 财富 - 填空题:诗中“虽谢__影,犹传千载名。”(填入合适的词)
答案:
- 错
- B
- 云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同样表现了军事与英雄的主题。
- 《赤壁赋》 苏轼: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的追忆。
诗词对比:
- 《出塞》与《赋得马援诗》都涉及到历史人物,前者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专注于对马援功绩的描写。两首诗同样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英雄的赞美,但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隋唐诗人传》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