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祠灵应
作者: 萧蕃 〔明代〕
斡旋造化妙神功,
雨泽随祈即感通。
默相丰年多稌黍,
黎民报祠永无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神灵的祈祷与感恩。诗人认为,神灵的力量能够调动自然的变化,带来丰饶的雨水。人们默默地祈求丰收,年年都有丰盈的稻谷。百姓对神灵的感恩之情,久久不能忘怀,传承不息。
注释:
- 斡旋:调动、转动,指对自然力量的操控。
- 造化:指自然界的变化与创造。
- 妙神功:指神灵的神奇力量。
- 雨泽:指雨水的滋润。
- 随祈:随人们的祈求而来。
- 感通:感应到、通达。
- 丰年:丰收的年份。
- 稌黍:稻谷和黍米,代表粮食。
- 黎民:百姓。
- 报祠:对神灵的感恩与回报。
- 永无穷:长久而无尽。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内容与中国古代对农业神祇的崇拜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关系密切。古代社会常常通过祈祷求雨,寄托对丰收的期望,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与依赖。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萧蕃,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达对自然和人生产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诗人通过对龙祠的赞美与祈祷,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望,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龙祠灵应》通过描绘神灵的力量与自然的感应,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斡旋造化妙神功”,以“斡旋”二字开篇,生动传达了神灵对自然界的掌控,整体布局上形成了波澜起伏的节奏感。接下来的“雨泽随祈即感通”,则生动描绘了人们对丰年的期待和对神灵的信仰。诗人在这一句中,巧妙地将人类的愿望与自然的响应结合起来,传达出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
“默相丰年多稌黍”一句,展示了丰收的希望,稻谷与黍米的丰盈象征着人们的生活富足,隐喻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黎民报祠永无穷”,总结了百姓对神灵的无尽感恩,表达了对神灵庇佑的期盼与信仰。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有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思,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美好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强调神灵的无比力量,能够调动自然的变化。
- 第二句:指出人们的祈祷能感应到神灵的意愿,雨水的降临。
- 第三句:描绘了丰年之际,粮食丰盛的情景。
- 第四句:表达了百姓对神灵的回报之心,感恩的情感延续不绝。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神功”比喻神灵的力量。
- 对仗:形式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丰年与粮食象征人们的希望与生活的富饶。
-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望与对神灵的感恩,体现了传统农业社会的信仰和价值观。
意象分析:
- 神灵:象征着自然力量与人们的信仰。
- 雨泽: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滋润。
- 丰年:代表着繁荣与富饶。
- 稌黍:象征着粮食与生活的富足。
- 黎民:代表广大百姓,强调了共同的祈愿与感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人们对神灵的信仰? A. 直接祈求
B. 通过祭祀
C. 通过诗歌
D. 通过供奉 -
“默相丰年多稌黍”中的“丰年”指的是什么? A. 丰收的年份
B. 较好的天气
C. 神灵的庇佑
D. 多雨的季节 -
诗中提到的“雨泽”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枯竭
B. 自然的力量
C. 生机与希望
D. 神灵的惩罚
答案:
- C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与人们的感受,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静夜思》:通过个人的思乡之情,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萧蕃评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手册》
- 《古诗词解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