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时间: 2025-01-04 09:26: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
作者: 魏新河
柔烛斜衾倦味长,
乱云飘枕散兰床。
夜已阑珊歌已住,
回顾。玉炉香里玉人香。
几寸韶华还属我,
谁可。新霜淡淡在西窗。
今夕为卿偿薄幸,
帘影。不辞消尽月昏黄。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了,柔和的烛光斜照着床头,带着倦意的我感到无尽的惆怅。窗外云彩飘动,打乱了我安静的梦境。歌声已停,夜色渐深,回想往昔,玉炉里飘散着香气,犹如那心爱的女子的香味。短暂的青春依旧属于我,谁能分享?新霜轻轻落在西窗上。今夜我为你弥补过往的薄幸,帘影轻摇,不愿让这昏黄的月色消散。
注释:
- 柔烛:柔和的蜡烛,象征温暖与惬意。
- 斜衾:斜放的被褥,描绘出一种懒散与倦怠的状态。
- 阑珊:形容夜色已深,时间已晚。
- 玉炉香:指的是香炉,寓意香气四溢。
- 韶华:指美好的青春时光。
- 薄幸:指对爱的不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新河,现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情感与人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以个人经历为创作源泉。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诗人回忆往事,感叹青春易逝,表达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反思。
诗歌鉴赏:
《定风波》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爱情的怀念。诗的开头以“柔烛斜衾”引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疲惫的氛围。随后的“乱云飘枕散兰床”则象征着生活的波折与不安,展现出诗人的心境。
随着夜色的深入,歌声的消散,诗人不禁回望往昔,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香气,象征着美好回忆的重现。这一部分的描写充满了浪漫色彩,令人感受到深情的缅怀与渴望。接着,诗人反思自己的青春,感叹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过往的无奈与伤感。
最后,诗人以“今夕为卿偿薄幸”结束,既表现出对爱人的深情,也隐含着一种对自我过失的悔恨。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浓厚的哲理意味,引人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柔烛斜衾倦味长: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疲倦,带有一种温柔的情感。
- 乱云飘枕散兰床:象征梦境的破碎,反映出内心的不安。
- 夜已阑珊歌已住:夜色已深,歌声已止,暗示着孤独与寂寞。
- 回顾。玉炉香里玉人香:回忆往昔,香气弥漫,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 几寸韶华还属我:感叹青春短暂,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 谁可。新霜淡淡在西窗:感叹无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孤独的情感浮现。
- 今夕为卿偿薄幸:对爱人的补偿,表达了对爱的重视。
- 帘影。不辞消尽月昏黄:描绘出夜色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炉香”比喻美好情感的回忆。
- 拟人:如“帘影”仿佛有生命,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感慨,爱情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的反思,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柔烛:象征温暖与亲密的恋情。
- 兰床:代表宁静与美好的生活环境。
- 玉炉香:象征爱情的芬芳与难以忘怀的回忆。
- 新霜:暗示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柔烛”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冷漠
- C. 哀愁
-
“谁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期待
- B. 孤独
- C. 愤怒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财富的追求
- C.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魏新河的《定风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渴望,尽管风格不同,但都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与浪漫。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魏新河诗集》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