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廿五年重阳,庭中绿梅发花,为谱临江仙》
时间: 2025-01-09 14:28: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菊茱萸留后约,年年重九佳期。
秋风忽到小梅枝。
暗香疏影里,把酒竞题诗。
底事春心摇落后,霜中来斗芳姿。
陇头谁与寄相思。
纵无桃李妒,负了好春时。
白话文翻译:
每年重阳佳节,黄菊和茱萸依然如约而至。
秋风突然吹过,小梅的枝头绽放。
在那暗香和稀疏的影子中,举杯对饮,争相作诗。
春心为何在秋冬之际便已消逝?而霜中却又争妍斗丽。
田野上,谁能将我的相思寄托?
就算没有桃花和李花的妒忌,也难以忘记那美好的春天。
注释:
- 重阳: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长寿,常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习俗。
- 黄菊:象征秋天的花卉,常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常用作佩戴的物品,象征驱邪保平安。
- 暗香疏影:指花香隐约、影子稀疏,形容梅花的清雅和孤傲。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于《易经》,九是阳数,双九重阳,古人认为此日为吉日,且重阳节有登高和赏菊的习俗,寓意长寿和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国梨,现代诗人,擅长写作古诗词,其作品多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佳节,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春日情怀的追忆与思念。
诗歌鉴赏:
此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开头两句点明时节,黄菊和茱萸的相约使人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接下来的描写转向小梅的突然绽放,秋风不仅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也唤起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中通过“把酒竞题诗”,展现了文人雅士在节日聚会时的高雅情趣,体现了古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赞美。
然而,随着“底事春心摇落后”,诗人开始反思内心的情感,感慨春心在秋冬消逝的无奈与惆怅。诗的最后两句则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失落,借以表达对故人、往事的思念,纵使没有桃李的竞争,也难掩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怀念。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与情感的表达上都十分细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以“黄菊茱萸”引入,强调重阳节的到来,营造出节日的气氛。
- 第二句:描写秋风吹动小梅,象征着新的生命与创造的灵感。
- 第三句:通过暗香与疏影,表现梅花的清幽之美,同时引出饮酒作诗的情景。
- 第四句:反思春心的消逝,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惋惜。
- 第五句:表达孤独的情感,寻找可以寄托相思之情的人。
- 第六句:即使没有桃李的妒忌,也无法忘怀春天的美好,体现出对春天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诗人情感联系,暗示其孤高与清雅。
- 对仗:如“黄菊茱萸”和“桃李妒”,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心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使情感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庆祝与对春天的怀念,最终流露出对过往情感的思考与追寻,展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菊: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 茱萸:代表保护与安康。
- 小梅:寓意着清雅与孤傲。
- 暗香: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哪些?
- A. 赏菊
- B. 登高
- C. 吃重阳糕
- D. 以上皆是
-
诗中“暗香疏影”描绘了什么意象?
- A. 梅花的香气与影子
- B. 秋风的呼唤
- C. 诗人的孤独
- D. 菊花的美丽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怀念
- B. 厌恶
- C. 忘记
- D. 不在意
答案:
- D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其情感更加沉重与忧伤;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而浓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