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9 15:16:41

镇日风声细款关,似邀人出就秋残,前溪渐落石埼弯。

断梗犹存荷景在,枯禾未拾水田乾。

斜阳愈艳愈生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二首 其一
作者: 卢青山 〔当代〕

镇日风声细款关,似邀人出就秋残,前溪渐落石埼弯。
断梗犹存荷景在,枯禾未拾水田乾。
斜阳愈艳愈生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宁静画面。整日的微风在窗外轻轻吹拂,似乎在邀请人们走出家门,去感受秋天的余韵。前面的溪水逐渐退去,露出了石头的弯曲。虽然荷花的梗已经断了,但仍然可以看到荷花的美景;而田野里枯黄的稻禾尚未被收割,水田也显得干枯。斜阳的光辉愈发明亮,却带来了更深的寒意。

注释

  • 镇日:整天,表示时间的持续。
  • 细款:细微而温柔地敲打或轻触,形容风声轻柔。
  • :顺着,按照。
  • 秋残:秋天即将结束,秋意渐淡。
  • 断梗:荷花的茎已经断了,象征着花的凋零。
  • 愈艳愈生寒:阳光虽然明亮,但却让人感到越来越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常常结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象征着收获与凋零,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的寒意也反映了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冷清。诗歌开头以“镇日风声细款关”引入,给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感觉,似乎在呼唤人们走出家门,去感受秋天的气息。接下来的“似邀人出就秋残”,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自然与人产生了互动,增强了诗的情感。

诗中描绘的前溪、断梗、枯禾等意象,都蕴含着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斜阳愈艳愈生寒”一句,更是将阳光的明亮与内心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整首诗意境幽远,情感深邃,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镇日风声细款关:整天的风声轻柔地敲打着窗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似邀人出就秋残:风声似乎在邀请人们走出家门,去感受即将逝去的秋季。
  3. 前溪渐落石埼弯:溪水逐渐退去,露出了弯曲的石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4. 断梗犹存荷景在:虽然荷花的茎已经断了,但依然留有荷花的景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5. 枯禾未拾水田乾:田里的稻禾已经枯萎,水田也显得干燥,反映出秋季的萧条。
  6. 斜阳愈艳愈生寒:斜阳愈加明亮,却也带来了更深的寒意,形成了美与寒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似邀人出”,将风声赋予了人性。
  • 对仗:诗中有一定的对称结构,例如“断梗犹存”与“枯禾未拾”,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声: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传达出宁静的氛围。
  • 秋残: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
  • 荷景:象征着美好与短暂,暗示着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
  • 斜阳:象征着即将结束的一天,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前溪”指代什么?
    A. 河流 B. 溪水 C. 池塘

  2. “断梗犹存荷景在”的意思是?
    A. 荷花已经完全凋谢 B. 仍能看到荷花的景象 C. 荷花已经被摘走

  3. 斜阳的作用是什么?
    A. 增加寒意 B. 让人感到温暖 C. 代表清晨的阳光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作品。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思乡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卢青山的《浣溪沙》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凋零与无奈,而后者则表现出思乡的浓烈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现代诗人作品选》
  • 《诗词创作与赏析》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诗词的背景、风格和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