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其一》

时间: 2025-01-17 10:41:26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凉州词二首·其一
作者: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在白云间蜿蜒而上,远处孤零零的城池坐落在万仞的高山之中。羌笛的哀怨何必向杨柳诉说,春风无法拂过玉门关。

注释:

字词注释:

  •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象征着黄土高原和北方的壮丽景色。
  • 孤城:指孤立的城堡或城市,表现出荒凉的感觉。
  • 万仞山:形容山势陡峭,"仞"为古代长度单位,万仞即万丈高。
  • 羌笛:羌族的乐器,声音清脆,常用于表达悲伤。
  • 杨柳:象征离别和柔情,常与伤感的情绪相关。
  • 春风:象征温暖和希望,却在此处意味着无奈。

典故解析:

  • 玉门关:古代西域的一个重要关口,象征着边疆和离别,春风无法抵达,暗示了隔绝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号湛然,唐代诗人,以其豪放壮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悲凉的边塞生活为题材,体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创作背景:

《凉州词》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前夕,国家局势动荡。诗人借用边塞的自然景观,表达对边疆孤寂的感慨和对战争的隐忧。

诗歌鉴赏:

《凉州词二首·其一》是王之涣的经典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壮阔的边塞风光与内心的孤独感。开篇“黄河远上白云间”以雄壮的黄河和苍茫的白云构建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表现出一种辽阔和高远的感觉。接着“孤城万仞山”则将视角转向孤立的城池,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边疆的孤寂与险峻。

“羌笛何须怨杨柳”一句,转折而来,羌笛的哀怨并不是因为杨柳的离别,而是春风未能吹过玉门关,言外之意是对于边塞人民的深切关怀与无奈。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承载着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思考与感伤,展现了他对家国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黄河蜿蜒而上,远方的白云环绕其间,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2. 一片孤城万仞山:孤城矗立在高山之中,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坚强。
  3. 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的声音不必向杨柳诉说离别的愁苦,暗示了更深的悲伤。
  4.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无法穿越玉门关,象征着隔绝与无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黄河”与“孤城”、“白云”与“万仞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黄河比作壮丽的画卷,表现了边塞的壮观。
  • 象征:春风与杨柳象征着希望与柔情,在此反衬出孤独与无奈。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和孤独的人文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出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河:象征着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 孤城:象征着孤独、坚守与无奈。
  • 羌笛:象征悲伤与思乡之情。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在这里却是无能为力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玉门关”是指什么?
    A. 一座城市
    B. 一处自然景观
    C. 古代的军事关口
    D. 一条河流

  2. 填空题:诗中“羌笛何须怨__”的下一句是?
    A. 杨柳
    B. 春风
    C. 黄河
    D. 孤城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美好向往。 (对/错)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体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边塞的雪景与离别情感。

诗词对比:

  • 王之涣高适的边塞诗:两位诗人均以边塞为题材,但王之涣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而高适则更加突出战士的豪情与热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之涣集》
  • 《唐诗鉴赏辞典》

以上内容涵盖了《凉州词二首·其一》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